青阳城的晨雾还未散尽,聚魂塔下的广场己聚集了数百名工匠。他们来自黑风山矿场和青阳城的铁匠铺,手中捧着各式各样的工具——刻刀、铁锤、淬火用的冷水桶,还有刚从矿脉运来的玄铁锭,在晨光中泛着冷硬的光泽。
林浩站在高台上,望着这些赤着胳膊的工匠,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自科举诏书颁布后,青阳城的民心前所未有地凝聚,街头巷尾都在谈论着“寒门出贵子”的可能,连空气中都透着一股向上的朝气。而就在昨夜,战魂录的提示突然在他识海中亮起,带来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惊喜。
【检测到青阳国民心凝聚,国运龙气增长,解锁新功能:王朝战纹。】
【王朝战纹:可铭刻于铠甲之上,借国运龙气形成护体屏障,提升穿戴者防御力50%。战纹强度与国运龙气凝实度正相关。】
当时他正与姚若曦讨论蒙学的教材,看到提示的瞬间,几乎以为是错觉。战魂录的功能从共享属性、噬魂增幅,到如今的王朝战纹,每一次解锁都伴随着青阳国的成长。而这一次,竟是首接与“国运”挂钩。
“诸位师傅,”林浩的声音透过灵力传遍广场,“今日召你们来,是要完成一项关乎青阳国运的大事。”
他挥了挥手,两名亲卫抬着一副玄铁铠甲走上台。铠甲是普通士兵的制式,甲片打磨得光滑平整,却没有任何纹饰,显得有些朴素。
“战魂录显灵,赐‘王朝战纹’之法。”林浩指尖划过铠甲表面,一道淡金色的纹路在他指尖凝聚,“此纹可借国运龙气护体,让我军将士刀箭难伤。现在,我将战纹图谱传给你们,务必在三月内,为全军将士的铠甲刻上战纹。”
说着,他将战魂录共享的图谱投影在身后的石壁上。那是一幅繁复而精妙的纹路,整体呈龙形,龙鳞、龙须、龙爪皆由细小的符文构成,符文之间相互勾连,形成一个闭环,仿佛蕴含着某种天地至理。
工匠们看得目瞪口呆。他们打了一辈子铁,从未见过如此玄妙的纹饰,那些符文明明互不相连,却让人觉得它们本就该如此排列,多一笔则繁,少一笔则缺。
“大王,这……这纹路太复杂了,甲片上怕是刻不下啊。”为首的老工匠颤声道,他是黑风山矿场的总匠头,最擅长玄铁锻造,却也被这战纹难住了。
“无妨。”林浩拿起一把刻刀,在铠甲的胸甲上轻轻一划,“战纹的精髓在于‘意’,而非‘形’。你们只需按照图谱的脉络刻制,不必追求每一个符文都完全一致。国运龙气自会补全其中的缺憾。”
他的刻刀看似随意,却精准地落在每个关键节点上。淡金色的光芒随着刻刀流转,在胸甲上勾勒出龙首的轮廓。当最后一笔落下时,胸甲突然亮起一道柔和的金光,龙首纹路仿佛活了过来,微微张合,一股温暖的气息扩散开来。
“这……这是……”工匠们惊呼出声。
林浩拿起一把普通的铁剑,对着胸甲狠狠劈下——
“铛!”
脆响过后,铁剑被弹开,胸甲上只留下一道浅浅的白痕,而那龙首纹路的光芒却更加明亮了。
“看到了吗?”林浩的声音带着一丝笑意,“这就是王朝战纹的力量。现在,谁先来试试?”
老工匠犹豫了一下,上前一步:“大王,老奴来试试。”
他接过刻刀,深吸一口气,按照石壁上的图谱,小心翼翼地在另一副铠甲上刻画。起初他的手还在颤抖,但刻到第三笔时,指尖突然传来一股暖流,与铠甲中的玄铁气息相呼应,刻刀仿佛有了自己的意识,顺着纹路自然游走。
半个时辰后,第一幅由工匠刻制的王朝战纹完成。当老工匠放下刻刀时,铠甲同样亮起金光,虽不如林浩刻制的那般明亮,却也实实在在地形成了一层光晕。
“成了!真的成了!”老工匠激动得老泪纵横,跪倒在地,“天佑青阳!天佑大王!”
其他工匠见状,纷纷上前领取图谱,各自找了块空地,开始钻研刻制之法。广场上顿时响起此起彼伏的敲击声、刻刀摩擦声,还有工匠们兴奋的交谈声。
林浩走下台,看着忙碌的工匠们,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知道,王朝战纹的推广,将彻底改变青阳军的战力——尤其是在防御上,50%的提升足以让士兵们在战场上多一分生机,多一分胜算。
“传朕旨意,”林浩对身边的李铁道,“将黑风山矿场的玄铁优先供应给铁匠营,务必保证战纹铠甲的质量。另外,从军中抽调一千名识字的士兵,协助工匠们记录战纹的刻制要点,尽快编成教材,分发到各州府的铁匠铺。”
“臣遵旨。”李铁躬身领命,眼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他能想象到,当全军都穿上战纹铠甲时,青阳军将成为何等坚不可摧的存在。
三日后,青阳城校场。
五千名士兵列成整齐的方阵,每个人身上都穿着刻有王朝战纹的铠甲。阳光洒在甲胄上,金色的纹路与玄铁的冷光交织,形成一道壮丽的风景线。
“第一队,出列!”王虎的吼声震彻校场。
十名士兵应声出列,站到校场中央。他们的铠甲上,王朝战纹的光芒明暗不一——那是因为刻制工匠的熟练度不同,但无一例外,都散发着淡淡的光晕。
“刀斧手,上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