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志抬眼望去,只见一个身材魁梧,头发赤红的大汉,手持一把朴刀,从树林中冲了出来。
杨志这几日心中烦闷,正无处发泄,见状,顿时怒目圆睁,喝道:
“大胆毛贼,也不看看你爷爷是谁,就敢劫爷爷的道!”说罢,“噌”地一声拔出腰间宝刀,迎着那赤发大汉便冲了上去。
那赤发大汉见杨志气势不凡,却也毫不退缩,挥舞着朴刀,大喝一声,便朝着杨志砍去。
一时间,刀光闪烁,两人你来我往,斗了十几个回合。
那赤发大汉虽勇猛,但杨志武艺更为高强,十几个回合下来,那赤发大汉渐渐不敌,刀法开始凌乱。
杨志瞅准时机,一个箭步上前,大喝一声,用刀背将那赤发大汉打翻在地,那赤发大汉躺在地上,喘着粗气,说道:
“好汉饶命,小的只是为了糊口,才出此下策。”
杨志看着躺在地上的那赤发大汉,想起自己的落魄经历,不由得心中一软,便收起宝刀,说道:
“你起来吧,以后莫要再做这等勾当。”
说罢,从包裹里拿出一些碎银,扔给那赤发大汉,“拿着这些钱,做点正经生意。”
那赤发大汉千恩万谢,接过银子,抬头看看天色己近饭点,便说道:
“这位好汉,刚才小人一时唐突,吓跑了你的随从,就让小人帮你挑着担子,前面有一处村店,小人请好汉吃几碗酒,权当赔个不是!”
杨志本就豪爽之人,见这赤发大汉如此盛情邀约,便点头应允。
于是,两人一同来到前面一处村店,好在被那赤发大汉吓跑的小喽啰也在这里,三人便找了个地方坐下。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杨志与那赤发大汉相谈甚欢,相互请教了姓名,才得知这大汉便是江湖上人称“赤发鬼”的刘唐。
刘唐乃是东潞州人士,自幼父母双亡,在江湖上漂泊,学得一身武艺,因头发赤红,行事又极为豪爽莽撞,故而得了这么个绰号。
杨志见刘唐如此坦诚,这才将自己如何从东京殿帅府制使成为花石纲转运使,又从花石纲转运使成为流落江湖的草寇,得王进资助欲到东京再谋前程等等,事无巨细一一道来。
说起前程,刘唐说道自己此去,是要到郓城县东溪村投奔托塔天王晁盖晁保正。
“但想着空手去,有些没有见面,正在难为自己,就见哥哥挑着担子走来……”刘唐有点不好意思地解释着,杨志释怀地笑笑。
这晁盖乃是郓城县东溪村人氏,为人仗义疏财,专爱结交天下好汉,在江湖上威望极高,本是富户出身,却毫无富家子弟的骄奢之气,平日里广结豪杰,仗义疏财,但凡有江湖好汉路过,必定好酒好肉招待,江湖人称“托塔天王”。
杨志一听,原来这赤发鬼刘唐也是和自己一样的江湖儿女,心中顿时生出几分亲近之感,便将心中盘算己久的计策细细道来。
“实不相瞒,我这次回京,说什么在这乱世之中建功立业,重振杨家威名都是妄言。”杨志说着,眼中闪过一丝光芒,
“如今,我听闻梁中书那厮要给他老丈人蔡京送生辰纲,这生辰纲皆是搜刮民脂民膏而来,若是能将其劫下,一来可解百姓之恨,二来也能让我等在江湖上扬名立万。”
刘唐听了,眼睛一亮,兴奋地说道:“好主意!那晁保正也是个义薄云天之人,若是得知此事,必定会相助。”
两人越说越激动,全然忘了时间,不知不觉,天色渐暗,村店外己是暮色沉沉,小喽啰在一旁听得热血沸腾,也表示愿意追随。
“只是此事还需从长计议,切不可打草惊蛇。”杨志冷静下来,说道,“我们还需联合更多的英雄豪杰,方能成事。”
刘唐点头称是,说道:“待我到了东溪村,与晁保正商议此事,只是如何与你取得联系呢?”
“若二位哥哥不嫌弃,小人愿为二位哥哥当个跑腿送信的!”帮杨志挑担的小喽啰说道。
“好,就这么说定了!”酒足饭饱之后,杨志与刘唐起身告辞。
刘唐朝着郓城县东溪村的方向大步走去,杨志则带着小喽啰挑了担子,继续踏上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