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淮海战役在哪里结束 > 第70章 全面进军势如破竹(第1页)

第70章 全面进军势如破竹(第1页)

第70章:全面进军,势如破竹

1949年6月12日,阳光洒在芹苴市这片饱经战火洗礼的土地上,映照出大明第一军将士们坚毅而果敢的面容。在芹苴市的一系列战斗中,我军凭借卓越的战略布局、顽强的战斗意志以及高效的兵力恢复机制,成功占据了兵力上的优势。指挥部审时度势,当机立断,决定把握这一有利时机,向越南全境发起全面进攻,乘胜追击,彻底扭转战局,扩大战果,为实现最终的胜利迈出坚实而关键的一步。

以芹苴市作为现有占领区的稳固起点,我军精心部署,兵分多路,如同出山的猛虎,向着周边地区迅猛推进。各部队严格遵循作战计划,每日保持3-50公里的攻击速度,所到之处,锐不可当,彰显出我军强大的战斗力和一往无前的气势。

西路军进攻

西路军作为此次全面进攻的重要力量,由英勇善战的第一师与刚刚加入战斗序列、朝气蓬勃的第十二师(假设6月10日新增加的师)为主力构成。他们肩负着向西南方向朔庄省挺进的艰巨任务。这一路的地形相对较为平坦开阔,公路纵横交错,为机械化部队的快速推进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清晨,随着一声令下,西路军如离弦之箭,沿着1a号公路浩浩荡荡地疾驰而去。前锋部队以坦克和装甲车为先导,这些钢铁巨兽轰鸣着,履带滚滚,扬起阵阵尘土,仿佛在向世界宣告着我军的威严与决心。步兵们则整齐有序地紧跟其后,他们精神抖擞,眼神中透露出坚定的信念,手中紧握武器,时刻准备应对任何突况。

在进军的征程中,不可避免地遭遇了法军和越南仆从军的一些小规模抵抗。然而,这些抵抗在我军强大的火力和高昂的士气面前,显得如此不堪一击。每当遇到敌军的阻拦,我军先是以坦克的强大火炮进行一轮精准而猛烈的炮击,瞬间将敌军的阵地笼罩在一片火海之中。紧接着,装甲车迅速突进,为步兵开辟前进的道路。步兵们如猛虎下山,凭借着灵活的战术和无畏的勇气,迅速穿插到敌军防线之中,与敌军展开近距离的交锋。

在靠近朔庄市的一处据点,敌军妄图凭借坚固的工事负隅顽抗。这座据点经过精心修筑,西周环绕着深深的壕沟,壕沟内布满了尖锐的竹签,据点的墙壁由厚实的砖石砌成,上面分布着密密麻麻的射击孔,给进攻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面对这一情况,我军第十二师展现出了卓越的作战智慧和强大的火力优势。首先,师属炮兵部队迅速展开部署,一门门火炮齐声怒吼,炮弹如雨点般倾泻在敌军据点上。精准的炮击如同雷霆万钧,瞬间摧毁了敌军部分关键的防御工事,使得据点内的敌军陷入混乱。

随后,第一师的步兵们在炮火的掩护下发起了冲锋。他们高呼着口号,如潮水般涌向敌军据点。战士们巧妙地避开敌军的火力点,利用地形地物,灵活地向据点靠近。当接近据点时,战士们纷纷投出手榴弹,一时间,爆炸声此起彼伏,硝烟弥漫。趁着敌军被炸得晕头转向之际,步兵们迅速冲进据点,与敌军展开了激烈的近身肉搏。经过一番激烈的拼杀,我军成功突破敌军防线,歼灭了据点内的全部敌军。

此日,西路军凭借着顽强的战斗精神和高效的作战策略,顺利推进约40公里,成功抵达朔庄省北部地区。在这场战斗中,毙伤敌军约300人,而我军也付出了一定的代价,伤亡约50人。这些英勇的战士们用鲜血和生命,为我军的前进道路铺就了基石。

中路军推进

中路军以第三师和尚未正式登场便肩负重任的第十三师(假设6月15日将新增加的师提前到此次行动,为使情节连贯)为主力,他们的目标是朝着正南方向的薄寮省进军。这一区域的地形较为复杂,河网纵横交错,犹如一条条蜿蜒的丝带,将大地分割成无数块。这些河流不仅给行军带来了诸多困难,也成为了敌军可能利用的天然防线。

然而,我军将士们并没有被眼前的困难所吓倒。凭借着卓越的工程能力和丰富的战斗经验,部队迅速组织起工兵力量,搭建起一座座坚固的浮桥。工兵们在湍急的河流中忙碌穿梭,他们不顾危险,争分夺秒地工作着。在全体将士的共同努力下,浮桥很快搭建完成,部队得以顺利通过河流,继续向薄寮省挺进。

当部队逐渐接近薄寮市时,遭遇了法军精心组织的一次反击。法军深知薄寮市的战略重要性,因此调集了一支由坦克和步兵组成的混合编队,妄图凭借强大的火力和机动性,阻挡我军前进的步伐。敌军的坦克在前方开道,厚重的装甲仿佛坚不可摧,步兵们则紧跟在坦克身后,借助坦克的掩护,小心翼翼地向我军逼近。

面对敌军的来势汹汹,我军第三师迅速做出反应,展现出了高度的战斗素养和应变能力。他们立即组织起反坦克火力,将一门门反坦克炮迅速部署到位,同时,战士们手持反坦克火箭筒,严阵以待。当法军坦克进入有效射程后,反坦克炮率先开火,一声声巨响震得大地颤抖,炮弹准确地命中敌军坦克,火光冲天。与此同时,第十三师的炮兵部队也对法军步兵展开了猛烈的火力覆盖。一枚枚炮弹呼啸着飞向敌军步兵方阵,爆炸产生的气浪和弹片瞬间将敌军淹没。

在我军强大的火力打击下,法军的反击陷入了混乱。坦克纷纷起火燃烧,失去了战斗力,步兵们也被炮火炸得七零八落。我军乘胜追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起冲锋。第三师和第十三师的战士们如猛虎下山,喊杀声震天,迅速冲向敌军。经过一番激烈交火,法军反击彻底失败,只能狼狈逃窜。

中路军当日凭借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出色的战术指挥,成功推进约30公里,顺利到达薄寮省东北部。在这场激烈的战斗中,敌军伤亡约400人,我军也有一定的人员伤亡,共计约80人。这些伤亡的战士们,用他们的热血和牺牲,为我军的胜利之路增添了光辉。

东路军出击

东路军由第二师和第十师一部组成,他们肩负着向东南方向永隆省进发的重要使命。该地区的地形以平原和稻田为主,视野相对开阔,但同时也容易暴露部队的行动目标。针对这一情况,我军采取了稳扎稳打的战术,先派出经验丰富的侦察部队,深入敌军控制区域,摸清敌军的兵力部署和防御工事分布情况。

侦察部队如同鬼魅般穿梭在平原和稻田之间,他们小心翼翼地避开敌军的巡逻队,利用各种隐蔽手段,搜集着重要的情报。在掌握了敌军的详细情况后,我军集中优势兵力,制定了周密的作战计划,准备向永隆市发起进攻。

在接近永隆市时,发现敌军在城外设置了大量的防御工事。一道道铁丝网如狰狞的毒蛇,横亘在我军前进的道路上,铁丝网后面是一座座坚固的碉堡,碉堡上的射击孔黑洞洞地对着外面,仿佛随时准备吞噬靠近的敌人。面对如此严峻的防御,第二师的工兵部队挺身而出。他们身背工具,冒着敌军可能的火力攻击,迅速接近铁丝网。工兵们熟练地使用工具,切割、剪断铁丝网,为后续部队开辟出一条条通道。

与此同时,第十师一部则利用迫击炮对碉堡进行轰炸。迫击炮手们根据侦察部队提供的目标信息,精准地调整着射击角度。随着一声声闷响,炮弹准确地落在碉堡上,炸得碉堡砖石飞溅。在工兵部队和炮兵部队的紧密配合下,敌军的防御工事逐渐被瓦解。

随后,步兵们发起了冲锋。第二师和第十师一部的战士们如潮水般涌向敌军阵地,他们呐喊着,奋勇向前。在我军的猛烈攻击下,敌军防线迅速崩溃。经过一番激战,我军成功攻占敌军阵地,继续向永隆市推进。

东路军今日推进约35公里,顺利抵达永隆省西部。在这场战斗中,敌军伤亡约350人,我军伤亡约60人。战士们用他们的英勇无畏,为我军在永隆省的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整体兵力变化情况

我军

-战前总兵力:22400人

-投入战场兵力:第一师、第二师、第三师、第十师一部、第十二师、第十三师,共约22400人(假设各师满编参与此次行动)

-现有总兵力:由于今日各师至少恢复1000人,共恢复6000人,且假设6月15日应增加的第十三师提前投入战斗(兵力10000人),现有总兵力为22400-190+6000+10000=38210人

法军及越南仆从军

-战前总兵力:15000人

-投入战场兵力:约1000人(分散在各抵抗点)

-现有总兵力:15000-1050=13950人

我军在今日的多路进攻中取得了显著进展,成功向越南周边省份稳步推进。然而,我们深知,法军和越南仆从军不会轻易放弃,他们必定会在后续组织更顽强、更激烈的抵抗。各部队必须保持高度警惕,丝毫不能放松。在继续稳步推进的过程中,要进一步加强与友军的协同配合,确保信息畅通,形成强大的战斗合力。同时,要不断总结战斗经验,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战术,以应对各种复杂的战场形势。我们坚信,只要全体将士齐心协力,勇往首前,必将逐步实现对越南全境的解放,赢得最终的胜利。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