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天命之子 刘秀 > 第8章 仕宦当作执金吾(第1页)

第8章 仕宦当作执金吾(第1页)

第8章:著名宣言:仕宦当作执金吾的真相(看见仪仗队很帅)

书接上回,咱们的男主角刘秀同志,在长安太学度过了几年“知识是否改变命运尚待观察,但生活费确实花光了”的求学生涯后,揣着那张沉甸甸的“太学毕业证”(竹简版),以及一肚子被严子陵吐槽过的“半吊子经学”,踏上了返回南阳老家的归途。

这一路,刘秀的心情颇有点像现代大学生毕业返乡:有点迷茫,有点期待,还有点近乡情怯。迷茫的是,这太学文凭含金量到底咋样?能折算成多少亩水田?期待的是,终于能回去继续搞自己熟悉的“农业生产项目”了;情怯的是……大哥刘縯那张嘴,肯定又要开始“创业计划”的激情演讲了。

果然,人还没进家门,消息灵通的大哥刘縯就己经在村口……呃,可能是巧合,正好在那督促乡勇操练(搞私人武装),一眼就瞅见了风尘仆仆的弟弟。

“文叔!回来了!”刘縯大步上前,蒲扇般的大手重重拍在刘秀肩上,差点把我们的太学生拍个趔趄,“好!回来得好!咱们老刘家的智囊回来了!这波智力投资,值!”

刘秀揉了揉肩膀,干笑两声:“哥,我先回家放行李……”(试图转移话题避免即刻开始的战略研讨会)

“放什么行李!”刘縯眼睛一瞪,揽着刘秀就往里走,“正好,给大伙讲讲长安见闻!特别是朝廷动向,王莽那老小子又搞什么幺蛾子了?咱们的战略发展部急需情报更新!”

于是,刘秀还没喝上一口热水,就被拉进了以刘縯为首的“舂陵创业小组”的临时会议室(其实就是祠堂边的空屋子)。一群血气方刚的刘氏宗族青年和本地豪杰围坐一圈,眼巴巴看着这位从帝都回来的“高材生”,眼神里充满了对“顶层设计”和“内部消息”的渴望。

刘秀清了清嗓子,开始分享。他讲了太学的学术氛围(主要是卷),讲了长安的繁华物价(暗示家里给的生活费不够),也含蓄地提了提当前朝廷政策的一些……嗯,“值得商榷”之处(主要是王莽改制搞得民间怨声载道)。

大家听得津津有味,仿佛透过刘秀的讲述,看到了那个遥远而神秘的权力中心。

这时,一位堂兄忍不住问:“文叔,你在长安见了那么大世面,有没有想过,将来要做个多大的官?咱们这帮兄弟以后也好跟你混啊!”

这个问题一下子戳中了大家的兴奋点。对啊,奋斗目标是什么?CEO?董事长?总不能还是种地小组长吧?

众人的目光齐刷刷聚焦在刘秀身上,充满了期待。连刘縯也摸着下巴,眼神灼灼,仿佛在评估弟弟这枚“潜力股”的未来市值能冲到多高。

刘秀被看得有点不自在。他本质上还是个务实派,不喜欢空谈远大理想。但气氛烘到这儿了,不说点啥好像显得自己这个太学生很没追求。

说啥呢?难道说我的理想是优化南阳郡水稻亩产技术,争取评上“全国种粮大户”?或者说我看朝廷那摊子太乱,打算回家考个“基层公务员”安安稳稳过日子?这显然不符合当下“创业小组”的激进氛围,更不符合大哥对他的“战略预期”。

电光石火之间,刘秀的脑海里,突然闪回在长安街头看到的那一幕:执金吾出巡!

那场面,太有冲击力了!旌旗仪仗,盔明甲亮,卫兵们个个跟超模似的,气场两米八,走在长安街上那就是绝对的C位,沿途收获无数羡慕嫉妒恨的目光。那种纯粹的、首白的、拉风的权威感和排面,对于一个刚从学校里出来、见识了帝都繁华但又深感自身渺小的年轻人来说,印象实在是太深刻了!

这感觉,就像一个小镇青年第一次到上海陆家嘴,看到西装革履的商业精英从国金中心里走出来,身后跟着助理和保镖,那一刻产生的“我以后也要这么帅”的纯粹慕强心理和视觉震撼。

于是,在一种“必须说点符合场合又能表达真实(部分)想法”的微妙心态下,刘秀同志,未来的光武大帝,说出了那句千古流传(并且后来让他很想撤回)的名言:

“仕宦当作执金吾!”

翻译成现代话,大概就是:“当官嘛,怎么也得当个首都卫戍区司令兼公安局长兼城管大队总队长!(瞧瞧那排场!那威风!出门自带BGM和清场效果!)”

silence。

现场安静了几秒钟。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