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铁血狼啸电视剧演员 > 第130章 收洛城(第1页)

第130章 收洛城(第1页)

潼关天险被雷霆手段攻破,消息如同插上了翅膀,以比北安军进军更快的速度传遍中原。天下震动,各方势力反应各异。惶恐者有之,观望者有之,暗自欣喜者亦有之。而北安军的兵锋,并未因攻克雄关而有丝毫停顿,稍作休整,补充弹药,便继续向西,首指下一战略要地——洛城。

洛城,虽无潼关那般险峻地势,却是中原腹地最大的粮仓所在,运河枢纽,富甲天下。掌控洛城,便意味着掐住了京畿的粮草命脉,更能获得巨大的财富支撑后续战争。此地盘踞着众多树大根深的世家大族,他们与朝廷、与太子一党利益盘根错节,关系千丝万缕。

守备洛城的,是太子心腹,洛城都督赵元吉的堂弟,赵元庆。此人才干平平,却仗着家族权势和太子的宠信,骄横跋扈。得知潼关失守,他吓得魂不附体,一边疯狂加固城防,征发民夫,一边将所有的希望寄托在城内的两大世家——清河崔氏与荥阳郑氏身上。这两家不仅拥有庞大的私兵部曲,更在城中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崔氏家主崔琰与郑氏家主郑铎,此刻正坐在赵元庆奢华却弥漫着恐慌气息的都督府内。三人面前摆着美酒佳肴,却无人有心思动筷。

“两位世伯!”赵元庆声音发颤,“北安逆军转眼即至,洛城安危,全系于二位世伯之手!只要二位鼎力相助,助我守住洛城,待陛下…待太子殿下平定叛乱,二位便是擎天保驾之功!封侯拜相,指日可待啊!”

崔琰年约五旬,面容清癯,抚着长须,眼神闪烁,沉吟不语。

郑铎则略显富态,眉头紧锁,忧心忡忡:“赵都督,非是我等不愿尽力。只是那萧绝…势如破竹,连潼关天险都旦夕而下,其军中更有雷霆火器,骇人听闻…我等私兵,守守庄园尚可,与虎狼之师野战,岂非以卵击石?”

“守城!我们守城!”赵元庆急忙道,“洛城城墙亦算坚固,粮草充足!只要二位肯将部曲交予我统一指挥,再捐献钱粮犒军,激励士气,未必不能守!他萧绝远来,粮草不济,久攻不下,必生变数!”

就在这时,一名心腹幕僚匆匆入内,在赵元庆耳边低语几句,并呈上一份密信。赵元庆看完,脸色瞬间变得惨白,手一抖,信纸飘落在地。

崔琰和郑铎对视一眼,心中疑窦丛生。崔琰不动声色地拾起信纸,快速浏览,脸色也是微微一变。信是京城某位与崔家交好的官员冒死传出,详细描述了皇帝驾崩的疑点、太子如何秘不发丧、矫诏夺权、以及如何试图将各路藩王诱入京城一网打尽的阴谋…

“这…这…”郑铎凑过来看完,也惊得说不出话来。他们之前虽对太子有所疑虑,但没想到真相竟如此骇人听闻。

“二位世伯现在可知?”赵元庆哭丧着脸,“我等己无退路!太子若倒,萧绝岂能容我等这些‘前朝余孽’?唯有死守,才有一线生机!”

然而,崔琰和郑铎的心思却活络开了。太子失德至此,甚至可能弑父,己然失去了大义名分。跟着这样的主子,真的有前途吗?萧绝虽然手段酷烈,但其一路行来,军纪严明,只诛首恶,不扰百姓,更是打出了“清君侧”的大旗,占据了大义…

就在此时,又一名侍卫慌张来报:“都督!城外…城外出现北安军使者!言称奉镇北王之命,送信与崔公、郑公!”

赵元庆猛地站起身:“什么?!岂有此理!乱箭射死!不,抓进来!”

“且慢!”崔琰突然出声阻止,他深吸一口气,对赵元庆道,“都督,两军交战,不斩来使。况且,听听他说什么,也无妨。”

郑铎也点头附和。

赵元庆虽不情愿,但此刻还要倚仗两家,只得悻悻同意。

很快,一名北安军文官打扮的使者被带了进来,面对满堂武夫和世家巨擘,神态不卑不亢,拱手道:“在下奉镇北王殿下之命,特来送信于崔公、郑公。另有殿下口信,需当面传达。”

说着,他取出两封火漆密信,分别递给崔琰和郑铎。

两人拆开一看,信是萧绝亲笔所书。内容并非劝降,而是首先阐述了太子李琮弑父、矫诏、祸国的诸多罪状,附上了一些蛛丝马迹的证据。继而笔锋一转,充分肯定了崔、郑两家世代簪缨,为国为民的功绩,表示此次“清君侧”只针对国贼及其核心党羽,绝非与天下士族为敌。最后提出,若两家能明辨是非,保持中立,或助王师稳定洛城秩序,则日后必将倚为肱骨,共治天下。信中甚至还提到了对两家某些商业利益的保障承诺。

信件内容堂堂正正,又暗含机锋,既点明了太子的不堪,又给了台阶和巨大的未来利益承诺。

使者此时开口道:“王爷还有口信:洛城乃中原膏腴之地,百姓无辜。王爷不忍战火摧残,亦知二位家主乃明智之人。若能助王师和平入城,避免刀兵,则洛城百姓幸甚,天下幸甚。若执迷不悟…”使者顿了顿,声音微冷,“王爷麾下将士新破潼关,锐气正盛,火炮之威,想必二位亦有耳闻。”

软硬兼施,恩威并济!

崔琰和郑铎的手微微颤抖。萧绝给出的条件极其,而威胁又如此真实。继续跟着赵元庆和那个弑父的太子,明显是死路一条…

赵元庆看着两人神色变幻,急道:“二位世伯!切莫听信谗言!萧绝狼子野心,这是在分化我等!”

崔琰与郑铎交换了一个眼神,瞬间达成了默契。

崔琰缓缓站起身,对使者道:“请回复王爷,崔氏(郑氏)世代忠良,实不忍见江山社稷被国贼所误。王爷既举义旗,清君侧,我等…愿附骥尾。”

“你们…你们竟敢背叛!”赵元庆惊怒交加,猛地去拔腰间佩剑。

但他手刚摸到剑柄,站在他身后的崔家私兵头领猛地出手,一把扭住他的胳膊,将其死死按在地上。郑家的护卫也同时动作,迅速控制住了都督府内赵元庆的亲信。

“崔琰!郑铎!你们不得好死!太子殿下不会放过你们的!”赵元庆绝望地嘶吼。

崔琰冷漠地看了他一眼:“赵都督,识时务者为俊杰。为了满城百姓,为了家族存续,对不住了。”他转向使者,拱手道:“请使者回报王爷,崔、郑两家,愿开城迎王师入城!”

当日午时,洛城西门缓缓打开。崔琰、郑铎率领两家主要成员及洛城部分官员,缟素出迎。

萧绝率大军,兵不血刃,进入洛城。

入城后,萧绝第一时间兑现承诺。严令大军不得扰民,违令者斩。迅速接管府库、粮仓、武库,清点造册。赵元庆及其死党被下狱候审。对于崔、郑两家,萧绝亲自接见,温言抚慰,并当场签署手令,保障其家族安全和部分权益,邀请他们参与维持洛城秩序和后续的粮草筹措工作。

一系列操作,如行云流水,迅速稳定了洛城局势。城中百姓见北安军秋毫无犯,秩序井然,提着的的心渐渐放了下来。许多原本观望的中小世家和商户,见崔、郑两家都投靠了,也纷纷前来表示效忠。

站在洛城高大的城墙上,看着城内熙攘的人群和城外连绵的北安军营,萧绝对身旁的苏婉和张诚道:“拿下洛城,我军便再无粮草之忧。中原世家,盘根错节,一味打压并非上策,需刚柔并济,拉一批,打一批。崔、郑是聪明的,他们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张诚叹服:“王爷深谋远虑,不战而屈人之兵,末将佩服。”

萧绝却摇了摇头:“真正的硬仗,还没开始。太子绝不会坐视我们拿下洛城。他手里的京营精锐,恐怕己经在路上了。通知下去,全军休整三日,同时派出大量斥候,严密监控京畿方向动向。下一战,将是决定命运的主力会战!”

目光越过中原沃野,仿佛己能看到京畿地平线上扬起的尘埃。收服洛城,不仅是获取了粮仓,更是瓦解了太子在中原的重要支撑,为最终决战,扫清了侧翼障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