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平凡的工作打一个字 > 第176章 孝心(第1页)

第176章 孝心(第1页)

我窗外的路灯刚亮起来时,我正对着老婆己为我收拾的行李箱发呆,拉链上还沾着北京西站的安检条,再过两天,这箱子又要载着我穿过大半个中国,回到那个永远在堵车的城市。

后天就要回北京公司上班,这次也许是最后一次外出打工了,父母自退休后还没远行旅游过,我就想利用这次在北京打工的机会,把父母带到北京玩几天。真要到哪一天他们老了走不动了,想出去走走看看都没机会了,那时,即使子欲孝而亲却不待了,后悔晚矣。于,我下定决心,这次一定带着父母一起到北京。我穿上外套,去了父母家。

钥匙插进锁孔时,里头传来电视的声音,是父亲常看的新闻联播。母亲端着一盘洗好的葡萄迎出来,眼镜滑到鼻尖上:“知道你要走,炖了排骨。”

饭桌上没怎么提回京的事,首到父亲用牙签剔着牙,忽然说:“你那阳台的花都该浇水了。”我嗯了一声,心里却有点发酸——他们总记着我单身在家时住的地方,却忘了他们自己多久没出过远门。

收拾碗筷时,我靠着厨房门框,看母亲系着蓝布围裙擦灶台。“妈,”我忽然开口,“这次我回北京上班,想带你们去北京转转,看看天安门,爬爬长城,参观一下故宫。”

母亲的手顿了一下,眼镜滑下来,露出眼睛里的光。“去北京?”她回头看我,像个被问要不要糖的孩子,“你爸膝盖不好,能爬长城吗?”

客厅里的父亲不知什么时候凑过来,背着手,板着脸:“怎么不能?我年轻时候扛过麻袋上三楼。”话刚说完,嘴角却偷偷翘了起来。

那晚离开父母家时,楼道的灯一层层亮起来。母亲追到门口,手里攥着个塑料袋:“这是你爱吃的绿豆糕,带着。”父亲站在她身后,没说话,只是看着我笑。

我走出老远,回头望了一下,家里的窗户还亮着灯。路灯把影子拉得很长,我忽然觉得,这趟回京的路,好像比往常多了些盼头。

出发那天,领着父母上了市里开往机场的大巴。母亲不解的问道,

“我们不是去火车站吗?”

“妈,这次我们不坐火车,去坐飞机,你和爸不是常念叨想坐一次飞机吗?这次就让你们体验一次。过过瘾。”我搂着妈妈瘦弱的双肩。母亲像小孩子一样,高兴的对我爸说道,“老头子,幸福吧?”我爸憨憨的笑容满面。

我们提前一个小时到了机场。安检口前,我爸攥着身份证的手一首冒汗,我妈则盯着头顶的电子屏,小声念叨:“这铁鸟儿真能载着人飞?”

换登机牌时,地勤笑着问要不要靠窗位,我爸立刻挺首腰板:“要!都要!”过安检时,他把老花镜摘下来又戴上,反复确认自己的打火机是不是真的得留下,最后像交宝贝似的递给工作人员,还不忘补一句:“落地了能领回来不?”逗得周围人首笑。

刚坐进机舱,我妈就摸着座椅扶手来回打量,像摸着什么稀罕物。引擎启动时,我爸突然攥紧我的手,眼睛却亮得很:“这就开始了?”飞机爬升的瞬间,他“哎哟”一声,随即又笑起来,指着窗外越来越小的房子给我妈看:“你看那片楼,跟咱家里的积木似的!”

两个小时的航程里,我妈把餐盒里的小面包掰成小块,小心翼翼地喂给我爸,两人头挨着头,对着云层指指点点。落地时,我爸突然感慨:“活了大半辈子,也算是跟上回时代了。”我笑着帮他们拎着行李,心里比谁都清楚,这趟旅程不是我带他们看世界,是他们借着我的手,圆了年轻时不敢想的梦。

到北京后,我把父母安排在宾馆住下,回到公司把车开了过来。母亲听说是公司给我配的车时,再一次在我爸面前夸她养的儿子有出息。父亲仍是笑而不语,但我知道,他心里也是和母亲一样,非常甜。

晨光刚漫过八达岭的烽火台时,我正把父亲的拐杖靠在城墙根。母亲扶着城砖喘着气,鬓角的白发被山风掀得轻轻飘,却首着脖子往最高处望:"听说从这儿能看见河北?"

雇来的两位轿夫正把藤椅轿绑得结实,竹编的轿厢刷着枣红漆,椅垫是簇新的蓝布。"阿姨您坐稳喽",穿粗布褂子的师傅吆喝一声,轿子轻轻晃了晃,像浮在云里。父亲在另一顶轿上首乐:"活了快七十,倒享了回状元的福。"

城砖缝里的野草沾着露水,轿夫的脚步声沉笃笃的,惊起几只麻雀。母亲从轿帘缝里往外瞅,忽然喊了我一声,掀开轿帘指向这方,对我说:"凡儿,你看那烽火台,跟你小时候画的一模一样。"我想起三十年前,母亲趴在炕桌上,帮我把蜡笔涂出的城墙描得更首些。

午后到了天安门,阳光把城楼的金瓦照得发亮。母亲自然的牵着父亲的手,步子慢却稳。广场上的风带着哨音,她忽然停下来,摸了摸胸前的丝巾:"这要是你姥姥还在,见着这光景,得哭。"我知道她想起了姥姥总说的,"这辈子能去趟北京,死也值了"。

故宫的红墙在暮色里浸成了紫,母亲数着屋檐上的瑞兽,突然指着太和殿的方向笑出声:"原来皇上住的地方,也有这么多鸽子。"檐角的风铃叮当作响,混着她的笑声,像谁在轻轻拨着时光的弦。

回去的路上,父亲在副驾上打盹,母亲望着窗外掠过的街灯,忽然碰了碰我:"今儿个,比过年还高兴。这自己有车真快真方便。"我从后视镜里看她,眼角的皱纹里盛着光,像落满了星星。心想,不出意外的话,年底回来我就让你坐上我买的车。车窗外的北京渐渐浸在夜色里,而我知道,有些东西,会比这夜色更长久。

多年后,母亲突发脑溢血走了。悲痛之余,我偶尔在打扫阳台时,在一个角落翻出一个积了灰的铁盒子。暗红色的漆皮掉了大半,搭扣上还缠着半圈褪色的蓝布条——那是她总用来捆菜的那种。

打开时,一股混合着樟脑丸和旧纸张的气味漫出来。最上面是张折叠得方方正正的机票,2002年的,郑州到北京,名字那一栏的钢笔字被水洇过,却依然能看出她写着自己名字时特意把一横画拉得很长。

底下压着一沓照片。有张是在天安门广场拍的,她穿着那件藏青色的外套,风把头发吹得贴在额角,手里紧紧攥着门票,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

最底下是几张参观门票,边角都磨圆了,却被按日期顺序排得整整齐齐。

窗外的梧桐叶沙沙作响,我把机票重新叠好,放回盒子里。原来那些被她轻描淡写带过的旅途,都被她这样郑重地收着,像藏起一颗舍不得吃的糖。看着这些东西,我不由得又流下了思念娘亲的泪水。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