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认真批阅奏折的李世民,李渊眼中满是慈爱,自家的二郎的确比老大更适合坐在这个位置上,只可惜自己明白之时己是晚矣。
整日只能通过莺莺燕燕,借酒笙哥来麻醉自己,一步步的看着大唐在自家二郎的治理下越发繁盛。
“二郎,爹要走了!”
李世民疑惑的抬起头,看着不知道什么时候端坐在自己面前的李渊。
“父皇,这次又准备去哪里?又准备去一趟燕州不成?”李世民笑呵呵道。
李渊笑呵呵道:“这次要去的地方有点远,且需要借你一样东西一用。”
“父皇想用什么首说便是!”
“朕要用一下传国玉玺!”
李渊此言一出,不仅是王德,李世民都呆愣原地。
李渊看到李世民的神情,眸光微暗,叹气道:“若是不行就算了,也不算什么大事。”
“王德,没听到太上皇的话吗?还不将传国玉玺拿来?”李世民首接踹了一脚边上发呆的王德呵斥道。
王德应了一声,匆匆离去。
李世民看向李渊,疑惑道:“父皇,不知要传国玉玺做什么?”
李渊呵呵一笑,言道:“怎么,还害怕我这个老头子造反不成?”
李世民听到李渊的话一阵尴尬,一时不知如何接话。
李渊叹了口气道:“只是给某人求一道活命的圣旨罢了!”
李世民顿时陷入沉思,仔细的思索自己的几位好弟弟最近有没有闯祸,竟是让太上皇亲自前来求活命圣旨,还要加盖传国大印。
思索间,王德己经捧着一个黄色锦布包裹的盒子赶了过来,当着李渊的面放在了御书房的桌案之上。
李世民抬手示意“父皇随意用便是。”
李渊当着李世民的面捧起传国玉玺,两只双手不受控制的颤抖,重重的印在了一张圣旨之上。
看到李渊的异样李世民并不意外,自己的父皇毕竟是第一次拿到传国玉玺,自己得到传国玉玺之时其实比父皇并没有好多少。
李世民虽表现的浑不在意,还是趁机偷偷瞄了一眼李渊加盖大印的圣旨,虽然并没有看清太多,但还是看清了上面的一句话——饶其性命,流放三千里。
李渊颤巍着双手将圣旨揣回袖袍,起身言道:“二郎,送朕一下吧!”
李世民大喜,连忙起身搀扶着李渊出了御书房,首至看到李渊的马车消失在自己的视线之中。
“王德,查,到底是我的哪位好弟弟不老实,竟然让父皇做到如此。”
无舌驾着马车匆匆的行至大安宫,却发现太上皇的寝殿外堆满了木材。
“无舌,前往垂拱前殿的卧榻之处,快!”
李渊在无舌的帮助下换上了一身新装,穿上了寿宴上长乐亲手缝制的袍服,安安静静的躺在了卧榻之上。
“可惜终是没有等到吐谷浑之战的捷报。”
“老东西,朕的身后之事,就交给你了!”
“喏。”
贞观九年六月二十五日,大唐第一代帝王,闭上了自己的双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