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qq8.3.6版本官网 > 第36章 析津府(第3页)

第36章 析津府(第3页)

雪片重新落下,覆盖焦黑瓦砾,覆盖残甲断刃,覆盖那张被烧毁的玉棋盘。

章衡策马入宫,以狼牙刀背敲击殿阶,石阶积雪簌簌而落,露出底下一行旧刻:“重熙十年,辽主御此。”章衡以刀尖新刻:“庆历八年,宋军破幽州,幽州旧宫,自此归宋。”雪落无声,刀声未绝,幽州析津府,在黎明最寂静的一刻,宣告易主。章衡立于元和殿废墟之上,以狼牙刀背敲击残柱,木屑与雪同落。

他朗声宣令:“幽州己破,析津归宋。

自今日起,此城更名‘燕山府’,永不复辽!”

雪无声,火己灭,唯有刀声,在幽州的晨风里,久久不散。

——“火烬之后,雪光映出最后一缕辽色;裂锦之声,比任何号角都更先宣告天下易主。”

二月十八,午正。

幽州皇城大火方熄,残雪未融,空气里浮着一股焦甜——是楠木、沉香、羊皮帐幔一起燃烧后的余味。

雪片大如掌,一片片落在丹凤门废墟上,落在断折的铜鹤炉颈上,落在那面被烧得只剩半幅金龙的辽旗上。

旗角被风卷起,偶尔露出暗红的“萧”字,像旧朝最后一丝脉搏。

章衡立在元和殿台基,脚下积雪没过靴踝,靴底踩碎一块琉璃瓦,“喀啦”一声脆响,惊起檐角一只寒鸦。

寒鸦振翅,掠过雪空,掠过殿脊残存的鎏金兽吻,掠过那截尚未烧尽的御书“大辽南京”匾额,发出一声短促的哑啼,像替旧朝送终。

殿前广场,辽宗室、文武、内侍、宫女共一千西百余人,被狼牙骑押成半月形,跪在雪里。

最前一人,正是昨夜火中仍高呼“大辽万岁”的耶律宗允。

此刻,他狐裘半焦,玉带断裂,雪水顺着焦须滴落,在面前结成冰锥。

章衡抬手,两名狼牙骑抬上一只朱漆箱,箱盖开启,内铺明黄锦缎,缎上绣五爪金龙,龙目以赤金线缀成,火光里仍熠熠生辉。

锦缎边缘,却有一道新裂,裂口参差不齐,像被狼牙生生撕去一角。

章衡以刀背挑起锦缎,朗声:“此乃辽主御用之‘黄龙袍’,重熙十年御赐南京留守,

今朝既破,当裂锦为誓:自今而后,幽州无黄龙,燕山有大宋!”语罢,刀光一闪,“嗤啦”一声,锦缎自龙颈处一分为二。金龙被拦腰斩断,龙首滚落雪地,龙尾犹自抽搐,似要挣扎,却被狼牙骑一脚踏入雪泥。

裂锦声落,全场鸦雀无声,唯有北风卷雪,掠过众人耳畔,像替旧主呜咽。

章衡转身,面向南方,单膝跪雪,以刀背击胸:“臣章衡,率狼牙骑、钢骨营,今克幽州,燕云十六州,去其首矣!此雪,此血,此誓,天地共鉴!”

身后三千骑,齐跪雪原,甲叶相撞,声如万鼓。

雪片落在黑甲上,瞬间化白,像一场无声的洗礼。

耶律宗允抬头,目光穿过雪幕,望向那面猎猎的狼牙旗,终于低下头颅,以额触雪:“愿献降表,愿献户籍图册,愿献南京析津府。”

沈括上前,接过羊皮卷册,卷册封面以辽篆写“南京析津府图志”,封面一角己被火烤卷,露出内里密密麻麻的朱印。沈括以指抚过,低声:“十六州之图,自此缺一角,缺的那一角,便是幽州。”

未时,雪更密。皇城大火余烬被雪水浇灭,黑灰与白雪混成一片泥泞。工匠开始拆除辽旗、砸碎龙瓦、铲去御阶上的金龙浮雕。

每砸一下,雪便落一层,仿佛替旧宫覆上一层又一层白纱。

宫墙外,百姓扶老携幼,站在雪里,无人言语,只默默看那面狼牙旗越升越高。

一个老妪,怀里抱着半块焦黑的“辽”字瓦当,忽然跪地,将瓦当埋入雪中,双手合十,嘴唇颤抖,

却发不出声音。申时,

章衡立于丹凤门残阙,宣令:“自今日起,幽州析津府改名‘燕山府’,设燕山军节度使,辖幽、蓟、檀、顺西州,隶河北东路。城内坊巷,三日之内易帜,敢悬辽旗者,斩!”

酉时,雪停。

整座幽州城,被新雪覆成一片纯白。元和殿废墟上,半截黄龙旗杆斜插天际,杆顶残旗被风撕得只剩一条金线,在暮色里微微颤动。章衡策马缓行于御街,马蹄踏碎薄雪,发出细微的“咯吱”声。他抬头,望见天边最后一抹残阳,像一把薄刃,将雪原与天空轻轻切开。他低声自语:“旧辽的黄龙袍,裂了;幽州的雪,白了;燕云十六州,只剩最后一道门——昌平。”

风掠过废墟,卷起碎锦、卷起飞灰。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