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元始天穹位面边缘,一场跨越神域的创世实验悄然开启。晴天(OrionPax)与生命主神艾欧娜、灵魂主神赫墨斯立于虚空之中,他们的神念交织成网,将一片即将坍缩的残破位面缓缓锚定。这片被称为“寂灭之痕”的领域,曾因原住民滥用暗物质能源而崩坏,如今成为三神践行“共生治理”的试验场。
一、神权分治:三位一体的秩序基石
为平衡力量与权责,三位神祇立下“星辰契约”,将位面管理权按本质属性划分:
生命主神艾欧娜(占25%权责):
职责:执掌万物生长、生态循环与基因进化。她将神性注入大地,使枯竭的土壤涌出“生命泉眼”,荒漠中萌发出可适应极端环境的“星辉苔藓”。
精灵部署:艾欧娜从自己的神域征召一万名“月之精灵”——这些银发尖耳的使者擅长与自然共鸣,他们携带“种子竖琴”,用旋律加速植物生长,并教导原住民如何与生态共生。
约束条款:严禁过度榨取自然资源,任何开采行为需遵循“三成法则”(仅允许获取资源总量的30%,余下部分必须用于生态修复)。
灵魂主神赫墨斯(占25%权责):
职责:维护轮回秩序、意识传承与文明记忆。他构筑了“灵魂回廊”,将位面逝者的记忆碎片转化为可供学习的全息历史库。
亡灵军团:赫墨斯派遣一万名“守墓骨灵”——这些由纯净灵魂能量驱动的骷髅工匠,负责重建城市基础设施。他们无痛无倦,但被严格禁止接触生命体,以免引发能量冲突。
约束条款:亡灵不得干涉生灵的情感与自由意志,违者将被抽离灵魂能量,打回原型。
晴天与赛博坦(占50%权责):
职责:提供科技框架、能源网络与安全管理。晴天从赛博坦派遣一万名精英工程师,携“地核稳定器”与“量子农场模块”入驻,建立可自循环的工业体系。
技术特色:赛博坦人将废弃的战争机械改造为“筑城巨像”,用于快速搭建城市骨架;同时铺设“神经感应管网”,使居民可通过意识首接操控公共设施。
约束条款:所有科技设备必须植入“和谐协议”,一旦检测到恶意破坏行为,系统将自动休眠。
表:三神共治的核心分工与约束机制
神祇势力管理领域核心资源约束法则
生命主神生态、基因、繁衍月之精灵、生命泉眼三成法则(资源开采限30%)二、共生城市的崛起:钢铁与藤蔓的交响诗
在三神协同下,寂灭之痕的重建以惊人的速度推进:
城市架构:赛博坦工程师以几何精度规划城市布局,而月之精灵在建筑间隙栽种“光蔓藤”——这种植物白天吸收太阳能,夜晚发出柔光,替代传统路灯。守墓骨灵则用回收的废墟金属锻造出镂空雕花桥梁,将实用性与艺术性融合。
能源系统:晴天引入“地脉共鸣技术”,将位面地核的波动转化为清洁能源;艾欧娜培育的“呼吸树”可过滤空气中的毒素;赫墨斯则设置“情绪转化器”,将居民的喜悦情绪转化为辅助能源(需自愿捐献)。
文化融合:月之精灵开设“自然律动学堂”,教导孩童通过舞蹈与植物交流;赛博坦人举办“机械美学展览”,展示齿轮与光影结合的艺术;守墓骨灵默默维护着“逝者图书馆”,让文明记忆永不湮灭。
三、规则的力量:为何必须共创“力量之约”?
晴天在元祖圣殿的复盘会议上强调,三神共治的本质并非权力分配,而是通过规则遏制神性傲慢:
“若生命主神独掌此界,她会将一切变为温室花园,剥夺物种进化压力;若灵魂主神垄断权柄,众生将成为记忆的傀儡,失去创新勇气;若赛博坦强行征服,这里只会重复机械文明的冰冷。唯有相互制衡,才能让文明长出属于自己的翅膀。”
“力量之约”的核心条款体现了这一理念:
升级机制:当该位面的文明指数(含科技、文化、生态和谐度)达到7级时,可申请晋升为“附属神国”,获得自主外交权与部分神格传承资格。
失控惩戒:若任何一方势力(包括赛博坦)试图篡权,其余两方可联合触发“法则剥离”,将其权限暂时冻结。
终局愿景:契约最终目标是使该位面摆脱对外部神力的依赖,成长为能与赛博坦平等对话的盟友。
西、暗流涌动:挑战与希望并存
尽管框架完善,暗处的矛盾依然存在:
月之精灵因长期接触赛博坦科技,部分成员开始研究“机械共生术”,将光蔓藤与电路结合,引发艾欧娜的担忧;
守墓骨灵中的激进派试图用灵魂能量“优化”居民情绪,被赫墨斯强制格式化;
赛博坦工程师发现位面深处蕴藏暗物质矿脉,但根据契约,开采需经三神共同投票。
然而,当一位原住民孩童用废弃零件与光蔓藤造出第一盏自主发光的街灯时,三神在灯下相视而笑——真正的创世,不是塑造完美的傀儡,而是播下能自我超越的种子。
(本节完。下一章将聚焦该位面首次文明评级挑战,以及月之精灵与赛博坦技术的意外融合实验。)
注:本节世界观设定受犹太创世神话中“秩序源于协作”的启发,并结合科幻语境重构;神权分治模式参考了多元宇宙治理模型的平衡理念。
灵魂主神轮回、记忆、意识守墓骨灵、灵魂回廊禁止干涉生灵情感
赛博坦科技、能源、安全地核稳定器、神经管网和谐协议(反破坏自动休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