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大圣此去何如 > 第172章 鹰愁涧降意马云栈洞收情痴(第1页)

第172章 鹰愁涧降意马云栈洞收情痴(第1页)

离了碧波潭,孙悟空所化的“浑天道人”并未远遁,而是暗中缀着取经队伍。

蛟魔王处虽埋下暗棋,但西行主线关乎重大,不容有失。

他并非真心护佑唐僧取经,而是深知此乃如来与玉帝联手推动之大计,关乎佛门东扩与天庭气运。

若唐僧早早殒命,西游之劫便算失败,佛门与天庭必会震怒,全力追查缘由,他这“己死”之猴王恐再难隐匿行迹,诸多布局也将付诸东流。

更甚者,那幕后黑手(“波旬尊者”及其背后势力)屡次三番欲置唐僧于死地,其目的显然并非单纯阻止取经,恐有更大图谋。

保住唐僧,让这西游戏码“顺利”演下去,方能令各方放松警惕,他才能于暗处从容布置,揪出黑手,最终寻得时机,一举掀翻这棋盘!

因此,唐僧此刻绝不能死。

行不多日,只见前方一座险峻高山,一条涧壑深幽,水响如雷。

正是蛇盘山鹰愁涧。

【破妄神瞳】望去,只见涧底水汽氤氲中,隐有一道纯白龙气盘踞,却躁动不安,隐含怨愤。

孙悟空心知,此乃西海龙王三太子小白龙,因纵火烧毁殿上明珠,被其父告了忤逆,贬至此地受苦,等待取经人。

正观察间,只见唐僧一行己到涧边。那白马本是凡驹,见了这般恶水,只是嘶鸣不前。忽听得涧中一声响亮,钻出一条龙来,推波掀浪,撺出崖山,就抢长老!

慌得个行者(金头揭谛所化护法神)丢了行李,掣出降魔杵抵住,喝声:“孽畜!不得无礼!”

那龙也不答话,张牙舞爪来抓。两个在那涧边来来往往,战经多合,那龙力软筋麻,见不能抵敌,便吞了白马打个转身,又撺于水内,深潜涧底,再不出头。

金头揭谛却无法下水,只得回报:“师父,那孽龙深潜涧底,不出奈何。

此水腥膻异常,恐是弱水之类,贫僧亦难深入。”

唐僧正烦恼间,忽见那枯槁老道(孙悟空)又从林间转出,口称:“长老莫慌。贫道观此龙怨气虽深,却非邪魔,其性属火,困于寒涧,故而躁动。

若以真情感化,以火性之物引之,或可唤出。”

唐僧如见救星,忙问计策。

孙悟空所化老道道:“可于涧边生起篝火,长老诚心诵念《心经》,散其怨怼。再以……”

他目光扫过行李担子,“那包裹中有御赐紫金钵盂,乃帝王之器,蕴人道真火气息,置于火边,或能引其好奇。”

唐僧依言,令随从拾柴生火,自己则坐于火边,闭目虔诚诵经。又将紫金钵盂取出,置于火堆旁。

起初并无动静。

约莫半个时辰后,涧水微微翻滚,一颗硕大龙首悄然探出水面,赤红的龙目疑惑地望着那堆篝火与散发着温暖人道气息的钵盂,又听着唐僧平和慈悲的诵经声,眼中暴戾之气渐渐平息,闪过一丝茫然与渴望。

孙悟空隐匿暗中,指尖微弹,一缕极细微的、精纯无比的混沌之火气息(模拟更高阶的火焰本源)悄然融入那篝火之中。

霎时间,那篝火火焰猛地向内一缩,随即爆发出一丝难以形容的、让小白龙灵魂都感到颤栗和舒适的精纯火意!

“嗷!”

小白龙发出一声悠长龙吟,不再是愤怒,而是带着惊喜与亲近!

它竟不由自主地跃出水面,化作一条尺长白蛇般大小,蜿蜒游至火堆旁,围绕着那紫金钵盂和蕴含着一丝混沌火意的篝火盘旋,显得十分惬意,甚至用头蹭了蹭唐僧的衣角。

唐僧又惊又喜,见其驯善,便依“浑天道人”暗中传音指点,取出菩萨所赐的箍儿,轻轻套在其角上。

小白龙竟毫不反抗,反而温顺地伏在地上。

光芒闪过,箍儿融入其体。

小白龙霎时醒悟,忆起菩萨点化之恩,连忙低头叩首:“师父!弟子幸蒙菩萨教化,洗脱罪孽,愿化身白马,驮师父西去灵山!”

唐僧大喜:“如此甚好!你既归正果,当有代步之功。”

遂又依菩萨所言,令其化身为白马,鞍辔俱全,更显神骏。

自此,小白龙皈依,成为取经队伍一员。

过了鹰愁涧,行经一月,忽见前方高山挡路,妖气弥漫。

山脚下有一洞府,名曰“云栈洞”。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