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大清王朝的兴衰与灭亡 > 第4章 八旗算盘动粮仓(第1页)

第4章 八旗算盘动粮仓(第1页)

辽阳城的紧张气氛,如同初春河面下暗涌的冰凌,表面平静,内里却潜藏着割裂一切的锋锐。汗王迁都的决心己化为一道道密令,沉甸甸地压向八旗的每一根神经。而最先感受到这巨大压力,并随之剧烈震颤的,便是维系着这座都城、乃至整个后金国命脉的所在——粮仓与库府。

户部衙署所在的街道,平日虽也车马往来,但总带着几分官衙特有的沉闷。如今却从清早开始,就被各旗的牛录额真、催粮官、以及他们麾下神情精悍的戈什哈们堵得水泄不通。马蹄刨着冻土,喷吐着白雾,人们呵出的寒气与急促的话语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片压抑不住的骚动。

“凭什么先拨你们正黄旗的?我们镶黄旗的粮秣批条是三日前就递上来的!”“昨日入库的那批豆料,说好了给我们正蓝旗充作马料,怎地转眼就划到了镶白旗名下?”“催!再去催!库里定然还有存粮!汗王要迁都,难道让我们正红旗的勇士饿着肚子上路不成?”

户部的几名汉人书办脸色苍白,额头冒汗,在一群群剽悍的女真军官中间疲于奔命,试图解释着什么,声音却很快被更高的呵斥和争论声淹没。空气里弥漫着焦躁、猜疑,以及一种对即将到来的匮乏的深切恐惧。迁都二字尚未公开言明,但争夺资源的本能,己经像野火一样在八旗内部烧了起来。

衙署二堂内,气氛更加凝重。户部承政、努尔哈赤的心腹重臣德格类,以及几位分管粮饷的梅勒章京,正对着几大摞刚刚汇总而来的账册,眉头锁成了死结。

“大人,”一个章京声音干涩,指着账册上的数字,“这是各旗报上来的最新丁口、牲畜数目,还有他们预估迁都途中所需的粮草……这,这数目……比去年核查时,平均多出了近三成!尤其是镶蓝旗阿敏贝勒那边,报上来的马匹数几乎翻了一倍!”

另一人苦笑接口:“何止!正蓝旗莽古尔泰贝勒催要的箭矢、火药,足够再打一场萨尔浒之战了。还有代善大贝勒的正红旗,虽未虚报,但所列迁移所需民夫、车辆数目极大,且要求拨付的安家银两、沿途口粮,分文不肯减少……”

德格类脸色铁青,一掌拍在账册上,发出沉闷的响声:“贪得无厌!他们这是把迁都当成了抢掠分赃吗?!国库虽有积存,也经不起这般挥霍!更何况,辽阳城内还有这么多汉官汉民,一旦迁移,他们的口粮又如何筹措?难道要激起民变吗?”

堂内一片寂静。谁都清楚,各位贝勒爷这是在借机扩充自家实力,或者至少不愿在未来的动荡中吃亏。迁都的消耗是一个无底洞,谁填进去的资源多,谁的实力就可能受损;谁捞取的多,谁就可能在新都占据更有利的位置。这己不仅仅是资源之争,更是八旗内部权力格局的又一次暗中角力。

“皇太极贝勒总管迁都事宜,他那边可有章程下来?”德格类深吸一口气,问道。

“西贝勒令旨,要求我等按实际急需,严格核发,绝不容许虚报冒领。但……”回话的章京面露难色,“但各位贝勒爷那边,又如何得罪得起?尤其是阿敏贝勒的人,方才几乎要拔刀相向了……”

德格类沉默了。他深知自己处在风口浪尖。严格执行皇太极的命令,势必开罪其他几位势大的贝勒。但若放任资源被如此瓜分,迁都大业可能中途就因粮尽援绝而崩溃,汗王的雷霆之怒,他更承受不起。

“核!”半晌,他咬着牙吐出一个字,“严格按照旧册底档和实际员额核验!每一石粮,每一匹布,都要有出处,有去向!谁敢硬抢,就让他拿着汗王的金批令箭来!至于几位贝勒爷那里……我亲自去解释。”

命令虽下,但执行起来却困难重重。各旗的军官们软硬兼施,有的摆出功勋卓著的架势,有的则隐含威胁,户部的官员们如同在刀尖上跳舞,每一步都战战兢兢。资源的调配,成了一场没有硝烟却同样残酷的战争。

……

这股争夺资源的暗流,同样冲击着辽阳城的每一个角落。消息灵通的汉官商贾们,己然嗅到了不寻常的气息。

范文程府邸的书房里,炭火盆烧得正旺,却驱不散他眉宇间的寒意。他听着老管家从外面打听来的零星消息——各旗兵马异动、粮仓戒严、市面上的粮价开始悄无声息地上涨——手指无意识地捻动着胡须。

“东主,”老管家忧心忡忡,“外面都在传,说是……要打仗了?还是要……挪地方了?这粮价再涨下去,只怕……”

范文程抬起手,止住了他的话头。他的目光投向窗外,院子里一株老树枯枝嶙峋,在灰色天空下显得格外萧索。

“非为战,即为迁。”他低声自语,声音沙哑,“观其争粮夺秣,如营蚁搬家,恐后者为多。”他想起昨夜听到的马蹄声,想起近日汗宫不同寻常的寂静,心中那个不祥的预感越来越清晰。

后金若迁都,他们这些降人处境将极为尴尬。跟随而去,前途未卜,且必受猜忌。留在此地?明军若至,他们这些“汉奸”岂有活路?无论哪种选择,都预示着巨大的风险和不测。

“悄悄将府中浮财,兑换成金银细软,易于携带的。”范文程沉默良久,终于低声吩咐管家,“多备些耐储存的干粮。但切记,不可声张,不可大量采购引人注目。”

“老奴明白。”管家心中一凛,躬身退下。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