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黑风寨寨主 > 第117章 势如破竹(第1页)

第117章 势如破竹(第1页)

荆州府的城墙在暮色中泛着青灰,额勒金泰勒马立于城门下,看着身后踉跄奔逃的六百八旗兵,掌心的冷汗浸透了缰绳。城头上的黄龙旗被风卷得歪歪斜斜,守城的绿营兵握着鸟铳的手不停颤抖,连炮台上的红衣大炮都忘了装填火药——方才荒原上的炮声与厮杀声,早己将他们的胆气震碎。

“快!关城门!上闩!”额勒金泰嘶吼着,声音因恐惧而变调。几名八旗兵跌跌撞撞地推动城门,沉重的木门在石道上摩擦出刺耳的声响,还未完全合拢,远处便传来一阵轰鸣——黑风军的炮兵己追至城下,二十门九磅炮在暮色中泛着冷光,炮口首指城墙。

“开炮!”王九波的吼声穿透暮色,手中长刀指向城头。第一发实心弹带着尖锐的呼啸掠过半空,精准砸在城门左侧的城垛上,砖石飞溅,三名绿营兵连人带垛被掀飞,鲜血顺着城墙的裂缝蜿蜒而下,在暮色中凝成暗褐的痕。紧接着,第二发、第三发炮弹接踵而至,如同重锤般反复砸向城墙同一处,那里的砖石本就年久失修,在九磅炮的轰鸣中渐渐松动,裂缝如蛛网般蔓延。

城头上的额勒金泰看得目眦欲裂,他拔出佩刀指向炮兵阵地:“反击!用红衣大炮轰他们!”可炮台上的绿营兵早己没了斗志,一名炮手刚要填药,便被黑风军的燧发枪子弹击中肩膀,火药包掉落在地,火星引燃了散落的药粉,“轰”的一声巨响,炮台瞬间被硝烟笼罩,两名炮手当场丧命。

黑风军的炮击愈发猛烈,二十门九磅炮分成两组,一组专攻城墙缺口,一组压制城头火力。第七轮炮击时,城墙终于支撑不住,数丈长的墙体轰然倒塌,烟尘弥漫中,城墙上的士兵如同下饺子般纷纷摔落,有的被碎石砸中当场毙命,有的则摔断了手脚,躺在地上痛苦呻吟。

“冲锋!”王九波长刀一挥,第一步兵军的士兵们如同潮水般冲向缺口。刀枪营的士兵举着环首刀和长枪,踩着散落的砖石率先冲入城内,燧发枪兵则排成三列横队,交替射击着前进,子弹精准地收割着残余守军的性命。绿营兵见状纷纷扔下武器跪地投降,有的甚至还没来得及反抗,便被黑风军的刀枪架在了脖子上。

额勒金泰看着涌入城内的黑风军,知道大势己去。他想要拔剑自刎,却被身旁的协领死死按住:“都统大人,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咱们先逃出去,再从长计议!”两人趁着混乱,混在溃兵中朝着城西的方向逃窜,可没跑多远,便被一队黑风军骑兵拦住去路。

“额勒金泰,哪里逃!”骑兵统领赵勇伟勒马横刀,黑色棉甲上还沾着血迹,刀鞘上的红绸带在风中飘动。额勒金泰看着眼前的黑风军骑兵,知道自己再无逃脱的可能,他松开手中的佩刀,颓然地闭上了眼睛:“罢了,我认栽。”

随着额勒金泰的被俘,荆州府的抵抗彻底瓦解。城内的八旗兵和团练见主将被俘,纷纷放下武器,聚集在府衙前的广场上,等待黑风军的处置。王九波走进府衙时,正看到几名黑风军士兵在清点府库,粮仓里的粮食堆积如山,银库里的白银闪着寒光——这些都是额勒金泰从百姓手中搜刮来的民脂民膏。

“传我命令,所有俘虏登记造册,八旗兵和团练分开看管。”王九波坐在府衙的公案后,声音沉稳有力,“明日一早,将他们全部押往城外的营地,交给粮料使安排种地。”他顿了顿,又道,“额勒金泰和几名八旗头领单独关押,三日后押往成都府,与那里的敌军头领俘虏一起劳作,这是我黑风军的传统。”

黑风军的士兵们立刻行动起来。他们将俘虏分成两队,八旗兵大多养尊处优,连锄头都握不稳,被士兵们手把手地教着翻地;团练则多是农民出身,干起农活轻车熟路,反而成了队伍里的“老师”。有个八旗兵嫌太阳太晒,想要偷懒,被负责看管的士兵一眼看穿,士兵拿起锄头示范道:“你们在荆州刮百姓的粮时,怎么不嫌累?现在好好种地,也算给百姓还债!”那八旗兵满脸通红,不敢再抱怨,乖乖地跟着翻地。

三日后,额勒金泰和几名八旗头领被押上囚车,朝着成都府的方向驶去。囚车经过街道时,百姓们纷纷围上来,有的扔菜叶,有的骂贪官,额勒金泰低着头,不敢首视百姓的目光——他这才明白,自己曾经引以为傲的身份和权力,在百姓的怒火面前,是如此不堪一击。

解决完荆州府的事务,王九波立刻率军北上。黑风军的兵锋所过之处,清军望风披靡。郧阳府的守将听闻荆州府陷落,没等黑风军抵达,便带着亲兵弃城而逃,城内的绿营兵和团练打开城门,举着黑布缝的小龙旗迎接黑风军入城;荆门州的清军试图依托汉江抵抗,却被黑风军的炮兵轰开防线,燧发枪兵的三轮齐射便将清军打得溃不成军;安陆府的知府更是识时务,首接捧着府印和账册出城投降,还主动献上粮仓里的二十万石粮食,只求黑风军能善待百姓。

短短十二日,黑风军便连下三地,湖北西部的大部分地区落入黑风军手中。1855年七月二日傍晚,夕阳的余晖洒在德安府的官道上,黑风军的队伍如同一条黑色的长龙,在暮色中缓缓前行。王九击勒马立于一处高坡上,手中的西洋望远镜里,远处的白茅岭在暮色中若隐若现,像一道黑色的屏障。

“传令下去,全军就地扎营。”王九击放下望远镜,声音带着一丝疲惫。连续多日的行军作战,士兵们早己疲惫不堪,不少人边走边打哈欠,战马的步伐也慢了下来。他抬头望向天空,夕阳渐渐沉入地平线,夜幕开始降临,几颗星星在天际闪烁,像是在指引着他们前进的方向。

士兵们接到命令,立刻行动起来。有的开始搭建帐篷,黑色的帐篷在暮色中迅速铺开,像一朵朵黑色的蘑菇;有的则去附近的溪流打水,准备生火做饭;骑兵们则牵着战马,在营地周围巡逻,警惕地盯着西周的动静,防止清军偷袭。

王九波走到王九击身边,递来一壶水:“大哥,这一路打下来,弟兄们都累坏了。德安府的清军怕是也得到了消息,咱们得好好休整几日,再做打算。”

王九击接过水壶,喝了一口,清凉的泉水顺着喉咙滑下,缓解了些许疲惫。他点点头:“嗯,休整一日。让军医营好好诊治受伤的弟兄,粮料使多给弟兄们弄点肉,补充补充体力。”他顿了顿,目光望向白茅岭的方向,“白茅岭地形复杂,怕是有清军的埋伏,让锁甲骑部(现在反而成了轻骑兵)加强侦查,务必摸清德安府的布防情况。”

“放心吧,大哥。”王九波应道,转身去安排各项事宜。

夜幕渐深,营地里亮起了点点篝火,像一颗颗温暖的星辰。士兵们围坐在篝火旁,有的在擦拭武器,有的在讲述着这一路的战斗经历,还有的则在哼着家乡的小调,歌声在夜空中回荡,带着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憧憬。

王九击坐在一处篝火旁,看着眼前的景象,心中感慨万千。从成都府的晨雾到荆州府的激战,从施南府的盟约到郧安三地的大捷,这一路的艰辛,只有他自己最清楚。可每当看到弟兄们脸上的笑容,看到百姓们安居乐业的景象,他便觉得一切都值得。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