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晁虽然未曾取得太大的战果,但以战养战之下,也训练出了不少精锐骑兵。
整个天下,除了董卓的西凉铁骑,在骑兵数量上,几乎无人出其左右,哪怕是幽州公孙瓒,也要差上不少。
这些都是以异族之血,磨练出来的。
因此不论是出于安全还是其他考虑,在未曾解决异族之前,他都要常年派兵镇守雁门,防止异族南下。
这也是他目前将并州作为根基之地,发现的唯一缺点。
历史上,之所以没人将并州当做根基之地,这点也占据了很大原因。
若是他没有提前一步驱逐匈奴,封狼居胥,那光是雁门和西河郡二地,便至少需要五万以上的大军,常年坐镇。
这种对于诸侯来说,无意义的军费粮草开销,任何人来了都要肉痛不己。
这也是刘晁为什么急于驱逐匈奴的主要原因。
虽然现在依旧肉痛,但至少还能接受。
之所以说只有五万可用之兵,还是因为一年前,为了限制他的发展,巩固洛阳中央安危,灵帝任命了丁原为河东太守,屯兵三万,和如今的西河太守张辽互相牵制。
……
随着刘晁继位并州牧,他麾下诸将的身份也都个个水涨船高。
张辽为西河郡太守,身边有全能型人才武行,郡丞辅佐,赵云为上党郡太守,身边也有阮瑀陈琳相助。
关羽为雁门郡太守,身边有郡丞顾雍,刘备为太原郡太守,身边也有徐庶。
如管亥,高顺,周仓,廖化等将也都各自有着各自的官职。
在上郡,云中,五原等失地诸郡任职。
经历这些后,刘晁也有所成长,第一次发现争霸天下,并非一蹴而就,治理起来更是无比困难。
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
缺少文官,也是刘晁势力目前最大的痛脚。
好在如今也到了天下大乱之时,这些弊端并不会立即显现出来。
因为忌惮刘晁的缘故,灵帝提前设置西园八校尉,进而导致十常侍的权利,空前膨胀,进一步激发宦官和外戚的斗争。
两年期间,随着随着十常侍专权,不断差人问各地将领索要金帛,不从者奏请罢职。
皇甫嵩,朱儁尽皆不从,赵忠等俱奏请罢其官。
灵帝封赵忠等为车骑将军,张让等十三人皆封列侯。
宦官当政,朝政日益衰弱,袁家趁此机会再次教唆渔阳张纯张举二人反叛,举称天子,十常侍藏匿不奏,进一步引发朝臣不满。
为了汉室江山延续,汉室忠臣谏议大夫刘陶,司徒陈耿皆拼死谏言,撞阶而谏,尽皆被十常侍所害。
一时间,天下群雄并起,孙坚,公孙瓒皆立大功,平定各地叛乱,进而封侯。
灵帝自以为高枕无忧,贪图享乐,身体也开始每况日下。
这日,灵帝病危,比之历史上还要早了一年。
灵帝召集大将军何进入宫,商议后事。
实则却是灵帝欲立刘协,故而听信中常侍蹇硕之言,欲要铲除何进,以绝后患。
……
(ps:过渡章节,求五星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