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种能让所有,为这片土地付出的人,都感到“安心”的,强大力量!
他默默地,离开了银行。
他又走进了,一座挂着“辽西总学堂”牌子的,巨大的院落。
他看到数以千计的、不同年龄的孩子,正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大声地,朗读着课本。
他们读的,不仅仅是“之乎者也”。
他还听到了,有先生,在教他们,如何用算盘,计算田亩的面积;有先生,在用一个奇怪的玻璃球,向他们,解释着“日升月落”的道理;甚至,他还看到,在一个挂着“格物院”牌子的教室里,有学生,正在兴致勃勃地,解剖着一只青蛙。
这一切都与他认知中的“教育”,是如此的不同。
却又充满了,一种让他感到无比振奋的,探索与求知的活力!
他走在校园里,看着那些,因为知识而充满了自信和希望的,年轻的脸庞。
他的心中,忽然涌起了一股,前所未有的强烈的
渴望。
他渴望,让自己的皇子也来这里看一看。
看一看,这个与紫禁城那座冰冷的牢笼,完全不同的崭新的世界。
一整天,崇祯都沉浸在这种,不断地被刷新认知的震撼之中。
他看到了,干净整洁的街道,看到了礼貌谦让的行人,看到了没有乞丐,也没有饿殍的市井。
他甚至还,亲自去“德克士”,排队买了一个“炸鸡腿”,和一杯冰镇的“可乐”(用草药和蜂蜜调制的汽水)。
当那酥脆滚烫的鸡腿,和那冰爽甜蜜的汽水,在他的口中,交织出奇妙的味觉体验时。
他忽然觉得,自己这十几年来,当皇帝,当得是如此的失败。
他穷尽了所有的心力,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帝国,滑向深渊。
而那个年轻人,却在短短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就在这片最贫瘠的土地上,创造出了一个连他这个天子,都感到羡慕和向往的
人间乐土。
夜幕降临。
崇祯独自一人,站在宅院的屋顶,遥望着远处,那片灯火通明的,总兵府的方向。
“王承恩。”
“奴婢在。”
“去。”
他缓缓地,开口了。
“替我给李总兵,送一张拜帖。”
“就说”
“故人黄某。”
“想与他再饮一杯,田间浊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