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明末边关将领 > 第147章 天子微服(第1页)

第147章 天子微服(第1页)

当“玄鸟舰队”那遮天蔽日的船帆,消失在海平线的尽头时,一支看似普通的商队,也终于缓缓地,驶入了宁远卫城的东门。

马车之内崇祯皇帝朱由检,已经换下了那身像征着“黄老爷”身份的华贵绸衫,穿上了一身更不起眼的、由普通棉布制成的、半旧的员外袍。

他的脸上带着一丝掩饰不住的疲惫,但更多的是一种,即将亲手揭开谜底的,复杂而又期待的心情。

“陛下,”王承恩看着窗外,那明显比上次来时,更加繁华和拥挤的街道,忍不住小声地感慨道,“这里真是一天一个样啊。”

崇祯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看着。

他看到,街道上,行驶的马车,车轮上大多都包裹上了一层,黑色的橡胶。这让马车在水泥路上行驶时,几乎听不到什么噪音,平稳而又安静。

他看到,街道两侧的店铺,门口都挂上了统一制式的、由玻璃和铁艺制成的精美招牌。店铺里,伙计们的脸上,都洋溢着热情的笑容。

他甚至还看到,几个穿着统一制服的“警察”(由退役伤残士兵组成的治安队),正在维持着交通秩序,引导着人流和车流,各行其道。

这一切都透着一股,他从未见过的,充满了“秩序”与“效率”的,现代化都市气息。

“去我们上次住过的那家悦来客栈。”崇祯缓缓地开口了。

然而当他们的车队,抵达悦来客栈时,却被告知——客满了。

“客客满了?”王承恩的脸上,露出了不可思议的神情,“咱家记得,上次来时,这里还空着大半呢”

“这位公公,您是不知道。”客栈的掌柜,一脸苦笑地解释道,“自从我们李总兵,颁布了‘招商引资’的新政,又打通了海运。这几个月,从关内,从江南,甚至是从朝鲜、倭国来的商人,都快把我们宁远城的门坎,给踏破了!”

“您看,”他指着大堂里,那些操着不同口音、正在高声谈笑的商人们,“别说是我这家小店,就是全城所有的客栈,现在,都是一房难求啊!”

崇祯和王承恩都沉默了。

他们亲身体会到了,李睿的“辽西新政”,所带来的那股强大的经济活力。

最终他们只能,在周奎的安排下住进了“周氏商行”在宁远的一处,秘密的宅院里。

安顿下来之后,崇祯并没有急于,去联系李睿。

他知道李睿此刻,必然是公务繁忙。

他更想用自己的眼睛,去亲身地,体验一下这里普通百姓的真实生活。

于是第二天一早,他便换上了一身,更普通的葛布长衫,只带着王承恩和两名便衣护卫,如同一个普通的乡绅,走入了宁远城的市井之中。

他首先去的,是“辽西银行”。

他看到,银行的门口,排着长长的队伍。但排队的并非是来存钱取钱的富商,而是一些穿着朴素的,妇人。

她们的手中,都拿着一个小小的、由竹子制成的存折。

“这是在做什么?”崇祯好奇地,向旁边一个同样在排队的老者问道。

“哦,您是外地来的吧?”那老者热情地解释道,“这是在领‘工伤抚恤金’呢!”

“工伤抚恤金?”

“是啊!”老者一脸理所当然地说道,“咱们李总兵,定下的规矩!凡是在工场里,做事受了伤,或是没了的。不仅‘保安堂’给免费医治,家里人,每个月,还能从银行这里,领到一笔抚恤金!好让家里的孤儿寡母,能活下去!”

“您看,排在最前面的那个王家嫂子,她男人,前些天,在炼钢炉那边,出了意外,人没了。李总兵知道了,不仅,亲自去她家里慰问,还当场就下令,将她的两个孩子,所有的学费,都给免了!还说,等孩子长大了,优先安排进研究院做事!”

崇祯,听得是心神剧震!

他看着那些,虽然脸上带着悲伤,但眼中,却没有丝毫绝望的妇人们,他那颗属于帝王的心,被狠狠地触动了。

他知道这看似简单的“抚恤金”,背后,所代表的,是一种,何等宝贵的,对生命的尊重!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