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明收到那封邮件时,正在午休时间例行公事般地刷新着他那个用于接收各类竞赛和学术通知的、毫无个性可言的邮箱。当发件人栏里跳出那个足以让无数高中生心跳骤停的顶尖学府名称,以及标题中出现“恭喜您通过‘星火计划’初审”的字样时,他握着鼠标的手指,僵住了。
有那么几秒钟,吴明感觉自己大脑的运算核心似乎发生了短暂的宕机。血液仿佛瞬间涌向了头部,耳中传来细微的嗡鸣。他几乎是本能地、颤抖着手点开了邮件,逐字逐句地阅读,反复确认了三遍,才敢相信——这不是系统发错的垃圾邮件,也不是什么拙劣的钓鱼链接。他,吴明,凭借那个不断完善、己经衍生出好几个小功能模块的“智能错题分析与路径推荐系统”(名字是他自己起的,听起来比较唬人),真的敲开了那所号称“计算机圣地”的大学,其专门选拔信息学尖子的“星火计划”的大门!
一股难以言喻的、滚烫的狂喜,如同高压电流般瞬间贯穿了他的西肢百骸。这种感觉,比他第一次独立写出能运行的代码,比他在游戏里单挑赢了某个传说中的大神,甚至比他发现某个数学定理的精妙之处时,都要强烈千百倍!这是一种被权威认可、梦想照进现实的巨大冲击力。他感觉自己的脸颊在发烫,嘴角不受控制地向上扬起,恨不得立刻站起来,对着空无一人的教室(其他同学都去食堂或操场了)吼两嗓子。
他几乎是怀着一种虔诚的心情,将那份通知打印了出来。看着纸张上那清晰的校徽和官方措辞,他小心翼翼地将其对折,再对折,放进笔袋最里层,仿佛那不是一张纸,而是一块通往理想国度的敲门砖。
整个下午的课,吴明都处于一种灵魂出窍的状态。老师在讲台上唾沫横飞地分析古文,他的手指却在课桌下无意识地敲击着大腿,脑子里己经开始规划如何进一步完善他的项目,以应对后续可能存在的面试或演示环节。他甚至偷偷用手机搜索了那所大学计算机系的课程设置和几位知名教授的研究方向,看得心潮澎湃。
放学铃声一响,他几乎是第一个冲出教室的人,用比平时快一倍的速度蹬着自行车,耳边风声呼啸,却盖不住他心中那面激越擂动的战鼓。他迫不及待地想要把这个天大的好消息告诉父母,想象着他们脸上会露出怎样欣慰和骄傲的笑容。
然而,现实的冷水,往往比想象中来得更刺骨,也更汹涌。
饭桌上,当吴明强压着激动,用尽可能平静(但尾音依旧微微发颤)的语气宣布了这个消息,并将那张被他捂得有些温热的通知单郑重其事地推到父母面前时,他预想中的欢呼和拥抱并没有出现。
饭厅里有一瞬间的寂静,只剩下空调运行的微弱噪音。
吴明父亲,一位戴着金丝边眼镜、在研究所工作的工程师,放下筷子,拿起那张纸,仔细地阅读着,眉头却渐渐锁紧,形成了一个深刻的“川”字。
吴明母亲,一位重点高中的语文老师,也凑过去看,脸上的表情从最初的疑惑,逐渐转变为一种显而易见的忧虑。
“星火计划?自主招生?”父亲率先开口,声音里听不出丝毫喜悦,反而带着一种审慎的、近乎挑剔的质疑,“计算机专业?跟你搞的那个……小程序有关?”
“嗯!”吴明用力点头,眼睛闪着光,“就是基于那个错题系统拓展的,他们看中了里面的算法设计和应用潜力……”
“胡闹!”父亲猛地打断他,声音不大,却像一块冰砸在桌面上,让吴明满腔的热血瞬间冷却了一半。“这是什么‘偏门’?!啊?吴明,我跟你妈妈一首以为你搞那些电脑东西只是业余爱好,放松一下脑子!你怎么能把前途押在这种不靠谱的事情上?”
“怎么就不靠谱了?”吴明急了,声音不由得拔高,“这是正经的自主招生!是名校的敲门砖!多少人都……”
“多少人?”母亲接过话头,语气焦急,带着一种过来人的语重心长,“小明,你太天真了!这种特长生招生,名额有多少?竞争有多激烈?不确定性有多大?就算你侥幸过了,给你降个十分二十分,有什么用?你的目标是清华北大!是靠着实打实的、硬邦邦的高考分数,去读最热门、最有前途的金融或者经管!那才是金光大道!”
“可我喜欢计算机!我的天赋就在这里!”吴明感觉喉咙发紧,一种巨大的委屈和不解涌上心头,“金融经管我根本不感兴趣!那些数字和报表我看着就头疼!”
“兴趣?天赋?”父亲冷笑一声,镜片后的目光锐利而冰冷,“兴趣能当饭吃吗?天赋?搞电脑那叫天赋?那顶多算是熟能生巧!我告诉你吴明,现在这个社会,稳定和发展才是第一位的!计算机?听起来高大上,说白了就是高级民工,吃青春饭!竞争激烈,更新换代又快,三十五岁就可能被淘汰!你看看那些学金融的,进投行,进券商,哪个不是前途无量,社会地位高?”
“就是啊,小明,”母亲的声音带上了哭腔,苦口婆心地劝道,“爸妈都是为你好啊!我们辛苦培养你,不就是想让你有个最稳妥、最光明的未来吗?听爸妈的话,放弃这个什么自主招生,安心准备高考。以你的成绩,只要最后这几个月心无旁骛,冲击清华北大的金融经管,希望非常大!别被这些‘偏门’扰乱了心神,因小失大啊!”
“这不是因小失大!”吴明霍地站了起来,椅子腿在地板上划出刺耳的声响,他浑身都在发抖,眼眶泛红,“这是我自己争取来的机会!是我喜欢的方向!凭什么你们一句话就要否定?凭什么你们认为的路就一定是正确的?!”
“就凭我们是你的父母!吃的盐比你吃的米还多!”父亲也猛地一拍桌子,震得碗碟哐当作响,脸色铁青,“这件事没得商量!明天我就帮你回复邮件,放弃这个资格!从今天起,你给我收收心,所有电脑、手机全部上交!除了学习,什么都不准想!”
母亲在一旁默默垂泪,试图打圆场却又无从劝起。
一顿本该充满喜悦的晚餐,不欢而散。家里原本和谐的气氛,瞬间降到了冰点,仿佛被一层厚厚的、令人窒息的寒冰所覆盖。
吴明冲回自己的房间,重重地摔上门,背靠着门板滑坐在地上。窗外是城市的万家灯火,璀璨夺目,却照不进他此刻冰冷绝望的内心。那张承载着他梦想的通知单,此刻仿佛成了一张嘲讽的废纸,被他紧紧攥在手里,几乎要捏碎。
一边是梦寐以求的学府和心之所向的专业,一边是父母强硬的态度和那条被规划好的“康庄大道”。
他感觉自己被撕成了两半,巨大的痛苦和迷茫像潮水般将他淹没。在这个寂静的、充满压抑的夜晚,他唯一能想到的,可以倾诉、或许能给他指一条明路的人,只有一个。
他拿出手机,屏幕的光映亮了他布满挣扎的脸。他在通讯录里找到了那个名字,手指悬在拨号键上,犹豫了许久,最终,还是用力按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