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三尺讲台上再创佳绩 > 第154章 风暴中的避风港(第1页)

第154章 风暴中的避风港(第1页)

派出所里那盏明晃晃的白炽灯,终于熄灭了。不是灯坏了,是林远带着张晓和她母亲,做完了所有的笔录,拿到了那份薄薄的、却沉甸甸的立案回执。

年长的那位民警送他们出来,在派出所门口拍了拍林远的肩膀,语气带着几分无奈和宽慰:“林老师,辛苦了。案子我们肯定会跟进,但…唉,实话实说,钱款追回的希望,微乎其微。这帮混蛋的窝点八成在境外,钱一转出去,瞬间就洗得找不着北了。你们…要有心理准备。”

张晓母亲的眼圈瞬间又红了,嘴唇哆嗦着,但看着身边女儿那失魂落魄的样子,硬是把到嘴边的哀叹和埋怨又咽了回去,只是死死攥着女儿冰凉的手。

张晓低着头,立案并没有带来预期的解脱,民警的话反而像是一纸最终判决,让她刚刚升起的那一点点微弱的希望火苗又摇曳欲熄。那笔钱,对她家来说,不是一个小数目。

林远心里也沉甸甸的,但他脸上却没显露分毫。他谢过民警,转向母女二人,语气刻意轻松了一些:“好了,法律程序的第一步走完了。张妈妈,现在您的任务不是心疼钱,是赶紧带晓晓回家,给她煮碗热汤面,煎个荷包蛋,好好睡一觉。天塌不下来,日子还得过。”

他又看向张晓,揉了揉她的头发——这个动作他以前从来没对张晓做过,太过亲昵,但此刻却显得自然而然:“晓晓,你现在的主要任务,就是吃饭、睡觉、发呆都行,就是不准再瞎想。记住警察叔叔的话,他们不敢把你怎么样!剩下的,交给老师和你爸妈,听见没?”

张晓抬起头,看着林远。派出所门口的灯光在他身后晕开一圈光晕,他的表情疲惫却异常坚定。她用力地点了点头,喉咙哽咽着,说不出话,但眼神里的恐惧,似乎被一种名为“依赖”的情绪稍稍冲淡了一些。

送走母女俩,林远长长地吐出一口浊气,感觉像是跑完了一场马拉松,骨头缝里都透着累。但他知道,这场战役,才刚打完上半场。法律的归法律,生活的归生活,而心灵的创伤,则需要更精细的操刀。

第二天,林远一大早就堵在了学校心理辅导室的门口,差点把正准备泡茉莉花茶的心理老师周老师吓一跳。

“周老师!救命!”林远开口就是王炸,表情凝重得像是在宣布学校即将被流星击中。

周老师手一抖,几朵茉莉花掉在了桌上:“…林老师?你这…又哪个学生情感纠纷了?还是李浩要把篮球场改名浩哥广场?”

“比那严重得多。”林远压低了声音,言简意赅地将张晓的情况说了一遍,重点强调了她的崩溃状态和轻生念头,“…现在案子是报了,但我怕这孩子心里落下病根。您是专业的,得请您出山,给她做做疏导,定期关注一下。这事儿得保密,就您我知道。”

周老师听完,表情也严肃起来,推了推眼镜:“网络诈骗结合心理恐吓,对青春期敏感内向的孩子来说,打击确实是毁灭性的。我明白了,林老师,你处理得很及时。我会制定一个跟进计划,定期约她谈谈,采用沙盘或者绘画治疗这类非压迫性的方式,慢慢引导她宣泄情绪,重建安全感。你放心,交给我。”

有了专业外援,林远心里踏实了一半。接下来,是更关键的战场——班级舆论。

他绝不能让张晓成为同学们指指点点、议论纷纷的对象,那无异于二次伤害。必须把这件事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课间操时间,他趁着全班都在,站上了讲台。底下顿时安静下来,几十双眼睛齐刷刷看着他,尤其是陈小雨,眼神里写满了“怎么样了怎么样了”的急切追问。

林远清了清嗓子,表情是恰到好处的严肃和一丝沉重。

“同学们,占用大家一点时间。说个事。”他目光扫过全班,特别是在几个平时比较嘴碎、爱传小道消息的学生脸上稍微停留了一下,“我们班的张晓同学,最近家里遇到了一些突发的、比较严重的困难,对她个人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和压力。”

他刻意模糊了“困难”的性质,只说“家里”,巧妙地将焦点从张晓个人可能的“愚蠢”转移开。

“所以呢,最近大家可能会发现张晓情绪比较低落,状态不太好。作为同学,我们这时候最应该做的,是什么?”林远抛出问题。

底下安静了几秒,李浩挠了挠头,试探性地回答:“…不惹她?”

吴明推了推眼镜,言简意赅:“保持距离,避免刺激。”

陈小雨立刻反驳:“不对!应该关心她!帮她!”

“陈小雨同学说得对!”林远立刻肯定,“但不是那种刨根问底的‘关心’。真正的关心,是默默的陪伴和支持。比如,她安静待着的时候,我们就不去过分打扰;她需要帮忙的时候,比如值日啊,收发作业啊,我们顺手就帮了;看到她一个人,可以像平时一样打个招呼,聊点开心的,但绝不追问她到底怎么了。这是一种尊重,也是一种保护。”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