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他正讲到关键处,教室后门突然探进三个脑袋——分别是语文、数学、英语组的老师。学生们顿时分心,课堂气氛全无。
课后林远忍不住去找王主任反映:“主任,听课能不能提前安排一下?这样很影响教学。”王主任打着哈哈:“大家都是来学习的嘛!你这获奖了总要分享经验。。。”
就连同事们看他的眼神都变了。年轻教师是赤裸裸的崇拜,老教师则复杂得多——有的好奇,有的不服,有的则是“看你还能红多久”的观望。
刘老师的态度最让林远难受。以前虽然关系不算亲密,但至少见面会点头打招呼。现在刘老师见到他要么假装没看见,要么就拐弯抹角地说些“年轻人不要飘”之类的话。
最让林远压力山大的是,校长在全校大会上宣布:“林老师的创新教学法要在全校推广!各教研组都要组织学习!”
于是他又多了一项任务:给同事们做培训。第一次培训时,底下坐满了老师,连快退休的老教师都来了,场面堪比明星见面会。
“林老师,那个游戏化教学具体怎么操作?”“积分制会不会增加工作量?”“家长不同意怎么办?”
问题一个接一个,林远讲得口干舌燥。结束时王主任还补一刀:“下次林老师做个详细方案,各教研组参考实施!”
林远回到办公室,感觉自己快被掏空了。他只想安安静静教个书,怎么就这么难呢?
放学时他又被家长堵了一波,好不容易脱身,发现手机有十几个未接来电——全是陌生号码。显然有些家长搞到了他的私人电话。
“这日子没法过了。。。”林远瘫在办公椅上,生无可恋。
这时班级群弹出一条消息,是李浩发的:“老林,今天又有家长问我怎么才能进咱们班[偷笑]”下面跟了一串回复:“我妈也问了!”“+1”“老林成了家长眼中的香饽饽了哈哈!”
林远苦笑,回复:“再香也没用,七班装不下那么多人。”李浩秒回:“那我们是不是成了特权阶级?”吴明冷静分析:“根据数据,我班近期受到的全校关注度上升了372%,这可能带来负面影响。”陈小雨:“但是老师更帅了!”张晓:“老师注意休息啊,今天看你好累。”
看着这些留言,林远的心情稍微好了些。至少孩子们还是那群可爱的孩子。
他深吸一口气,坐首身子。好吧,既然躲不过,那就面对吧。
第二天,他在校门口贴了张公告:“林远老师统一回复:1。不接收转班生;2。不从事有偿家教;3。所有教学创新都会在班级公众号分享;4。欢迎同行交流,但请提前预约。”
公告一出,骚扰果然少了很多。有家长不死心,还想方设法接近,林远一律微笑拒绝:“抱歉,按公告规定。”
王主任看到公告,有点不高兴:“小林啊,这样会不会太不近人情?”林远认真地说:“主任,我的首要任务是教好现在的学生。如果被其他事分心,反而辜负了大家的期望。”
王主任想了想,居然点头了:“有道理。那你专心教学,我来帮你挡一挡。”
没想到最有力的支持来自校长。在周五的教职工大会上,校长特别强调:“我们要保护林老师这样的青年教师,不要让他们被过多杂事干扰。教学创新很重要,但不能杀鸡取卵。”
散会后,刘老师居然主动走过来:“公告写得不错。”林远愣了一下:“谢谢刘老师。”“家长确实难缠,”刘老师难得地多说了几句,“我以前带出状元时,也被骚扰过一阵子。坚持原则就对了。”
这是获奖后刘老师第一次心平气和地跟他说话。林远忽然觉得,这些烦恼也许不是全无价值。
放学时,又有个家长想塞礼物,林远微笑着指指公告。家长讪讪地走了。
回到办公室,林远看着窗外。夕阳下的校园宁静美好,几个学生还在操场打球,笑声随风传来。
他深吸一口气,打开备课本。名声和烦恼都是暂时的,但教学是永恒的。而他的战场,永远在这三尺讲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