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远点头:“例行公事般的激励与施压。”
陈雪同情地看着他:“刘老师志在必得,今天一早就在教研组群里发了自己去年获奖证书的照片。”
林远想象了一下那个画面,忍不住笑了:“很有他的风格。”
“你打算怎么办?”陈雪问,“我听说这次大赛评委很看重创新性,你的机会不小。”
林远耸耸肩:“顺其自然吧。反正无论谁去,都是代表学校。”
陈雪眨眨眼:“这话说得可真官方。不过说真的,如果你需要试讲听众,随时找我。”
下午的教研组会议果然成了没有硝烟的战场。组长刚宣布完大赛通知,刘老师就第一个发言。
“我认为,代表学校参赛的人选,首先要教学基本功扎实,其次要有大赛经验。”刘老师说话时目光平视前方,仿佛在发表宣言,“去年我参赛时,评委特别强调教师的课堂掌控力和知识点准确度。那些花哨的创新,反而可能弄巧成拙。”
几个老教师点头附和,年轻教师则保持沉默。
林远低头玩着笔,没有接话。
组长看向林远:“林老师有什么想法吗?”
所有人的目光聚焦过来。林远放下笔,平静地说:“我认为刘老师说得对,基本功很重要。创新也应该建立在扎实的基础之上。”
这个回答显然出乎所有人意料,连刘老师都愣了一下。
“不过,”林远补充道,“既然是大赛,可能也需要展示教学理念的发展和与时俱进。我建议不管谁代表学校参赛,都可以在教研组内进行试讲,集思广益,共同改进。”
这个建议合情合理,组长立刻表示赞同:“好主意!那就这么定了吧,有意向参赛的老师本周内报个名,下周组织试讲。”
散会后,刘老师快步走出会议室,没有像往常一样和林远打招呼。
回办公室的路上,陈雪对林远竖起大拇指:“高啊,以退为进。”
林远苦笑:“我只是不想把精力浪费在内耗上。再说,”他眨眨眼,“万一真要我上,现在低调点不是更好?”
下班时,林远在停车场遇到了王主任。
“小林啊,”王主任摇下车窗,“今天的教研会开得不错。你的建议很成熟,很有大局观。”
“应该的。”林远回答。
王主任意味深长地看他一眼:“好好准备试讲。我很期待看到你的。。。创新成果。”
车子驶远后,林远长长舒了口气。他拿出手机,看到班级群里正热闹着——学生们在讨论今天完成的“副本任务”,互相比较积分收获。
李浩发了一张自己在篮球场边写作业的照片:“边打球边学习,效率翻倍!”吴明冷静回复:“数据显示,multitasking会使效率降低40%。”陈小雨发了个捂嘴笑的表情。张晓则分享了自己刚刚解锁的“学习达人”成就。
林远看着这些,忍不住笑了。比起办公室里的明争暗斗,还是和这些孩子们在一起更轻松自在。
他收起手机,向校门外走去。夕阳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像是一个沉默的同行者。
无论前方有多少挑战,至少这一刻,他觉得自己选择了正确的道路。即使这条路上有王主任的“期待”,刘老师的竞争,和无数未知的困难。
但还有那群让他又爱又气的学生们,和他们眼中逐渐点亮的光芒。
这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