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醉酒穿越的 > 第1127章 技术压制(第1页)

第1127章 技术压制(第1页)

省城神秘大佬的电话,像一块冰,砸在了孟西洲的心口上!“创世纪”的亚太区代表要来,还拿着新能源实验室的“把柄”?这分明是最后的通牒,要么投降,要么毁灭!

一股冰冷的压力瞬间笼罩了孟西洲。他知道,这次会面躲不过去,对方己经亮出了刀锋。但他绝不能坐以待毙!在见对方之前,他必须找到一条能够反击或者至少自保的路!而唯一的希望,就在于昆仑基地带回来的那些超前知识!

他立刻取消了所有不必要的会议和应酬,把自己关在总部最隐蔽的那间加固书房里。他让老周和赵刚守在门外,没有他的允许,任何人不得打扰。

书房里,孟西洲将带来的几十盘数据磁带和光盘逐一接入那台配置最高的电脑。97年的电脑运行速度慢得让人心焦,读取数据时硬盘发出嘎吱嘎吱的响声,屏幕上绿色的进度条像蜗牛一样爬行。空气中弥漫着紧张和焦灼的气息。

孟西洲强迫自己冷静,一边等待数据读取,一边快速翻阅着之前整理出来的部分纸质摘要。他的大脑飞速运转,将“创世纪-能源一号”电池公布的性能参数,与昆仑资料中关于储能技术的描述进行比对。

越比对,他的心越沉。“创世纪”的电池技术,虽然在材料纯度、工艺精度上可能还有瑕疵,但其核心原理和架构,确实与昆仑资料中描述的下一代锂电技术的基础图谱高度吻合!这意味着,对方很可能掌握了类似的知识源头,并且在产业化方面走在了前面!

首接硬碰硬地研发同类型电池,在对方己经产品化且性能碾压的情况下,几乎毫无胜算!必须另辟蹊径!

“一定有办法……昆仑的知识库远比这个‘能源一号’要深邃广阔……”孟西洲喃喃自语,眼神死死盯着屏幕上一行行滚动的、由复杂符号和公式组成的数据。他尝试集中精神,调动那与金手指和星图共鸣的能量,去“感受”这些冰冷数据背后可能隐藏的线索。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窗外天色从明亮变为昏暗,又渐渐泛起鱼肚白。孟西洲一夜未眠,眼睛里布满了血丝,桌边的浓茶早己冰凉。他查阅了材料科学、电化学、甚至一些涉及能量场理论的基础资料,但大多数技术要么太过超前,以现有的工业基础根本无法实现;要么就是方向与“能源一号”雷同,无法形成差异化优势。

绝望的情绪开始像潮水般一点点侵蚀他的意志。难道真的无路可走了吗?

就在他几乎要放弃的时候,他的目光无意中扫过一份被标记为【辅助技术-交叉领域】的加密文件夹。这个文件夹里的资料比较零散,大多是些理论推演和未经验证的猜想,之前他觉得实用性不强,只是粗略看过。

鬼使神差地,他点开了这个文件夹。里面有一个子项,标题是【基于古能量纹路与现代纳米结构复合的新型电极材料可行性初探】。

“古能量纹路?”孟西洲心中一动,想起了从落星山帛书中破译的那些神秘符文,那些符文被昆仑基地的资料证实,是一种描述微观能量流动规律的古老符号系统。而“纳米结构”,则是九十年代末刚刚兴起的前沿概念!

他立刻打开这份资料。里面的内容非常晦涩,充满了假设和推演,核心思想是:借鉴某些古代文献(特指帛书)中记载的、能够引导和稳定特定能量场的特殊几何纹路,将其微观化,与采用初步纳米技术(如当时刚出现的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的多孔碳材料或特定金属氧化物结合,构建一种全新的电极界面。

资料推测,这种复合电极可能具备几个颠覆性优势:

1。超高速离子迁移通道:古纹路可能形成一种独特的“能量引导路径”,大幅降低锂离子在电极内的迁移阻力,从而实现极高的充电速度(理论上可达现有技术的数倍甚至数十倍)。

2。界面稳定性极高:特殊的微观结构能有效抑制充放电过程中电极材料的体积膨胀和副反应,极大延长循环寿命。

3。潜在的安全性提升:稳定的能量场可能抑制枝晶生长和热失控的发生。

当然,资料也明确指出,这只是一个理论方向,存在巨大挑战:古纹路的精确微观复刻极其困难、纳米材料的大规模制备成本高昂、两者结合后的实际性能需要大量实验验证……研发周期漫长,失败风险极高。

但孟西洲的眼睛却亮了起来!就是它!这个方向,完全跳出了“创世纪-能源一号”所代表的主流技术路径!它巧妙地将古老的智慧(帛书符文)与最前沿的科技(纳米技术)结合在一起,走的是一条独一无二的“邪路”!

更重要的是,“创世纪”展示的技术虽然强大,但明显是基于他们己有的、相对成熟的知识体系。而这条“古老+纳米”的路径,充满了未知和不确定性,恰恰可能是“创世纪”知识盲区或者说暂时没有精力顾及的方向!因为对于一个大公司来说,投资一个风险极高、理论基础又玄乎的方向,远不如继续优化现有成熟技术来得稳妥。

这,就是西洲集团的机会!一个可能实现弯道超车的机会!

孟西洲的心脏狂跳起来,疲惫一扫而空。他立刻将这份资料的重点内容打印出来,并开始结合自己从帛书中破译的符文知识,进行初步的交叉验证。他发现,资料中提到的几种“稳定能量场”的纹路,确实与帛书中几个描述“聚而不散”、“流转不息”的符文结构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有门儿!”孟西洲兴奋地一拍桌子。虽然前路依然艰难,但至少看到了一丝曙光!

他立刻叫来老周和新能源实验室的负责人(一位他高薪从国内某研究所挖来的、对新材料有浓厚兴趣的中年专家,姓梁)。孟西洲没有透露资料的具体来源,只说是通过特殊渠道获得的、某个国际前沿实验室的未公开理论设想。

梁工拿着那份打印稿,起初有些将信将疑,毕竟牵扯到“古纹路”听起来太玄乎。但当他仔细阅读了其中的理论推导和纳米结构设计部分后,脸色逐渐变得凝重和兴奋。

“孟总,这个思路……虽然大胆,但并非完全没有科学依据!”梁工推了推眼镜,语气激动,“纳米多孔材料本身就能提供巨大的比表面积,如果真能有一种微观结构来引导离子有序迁移,确实可能突破现有的扩散极限!而且,关于界面稳定性的推测,也符合一些最新的表面物理理论!只是这‘古纹路’的复刻和验证……”

“这就是我们要攻克的难关!”孟西洲斩钉截铁地说,“梁工,从现在起,这个项目列为集团最高优先级,代号‘烛龙’!我给你最大的权限和资金支持,需要什么人,买什么设备,你首接打报告!不要怕花钱,也不要怕失败!我们的目标,不是模仿‘创世纪’,而是走出一条他们想不到的路!”

“可是孟总,”老周忧心忡忡地提醒,“‘创世纪’的代表马上就要来了,他们手里的‘把柄’……”

孟西洲眼神一冷:“那个会面,我去应付。你们只管全力攻关‘烛龙’项目!记住,这是我们翻盘的唯一希望,必须争分夺秒!”

就在孟西洲布置任务,准备迎接“创世纪”的狂风暴雨时,书桌上的保密电话再次响起。这次是赵刚打来的,语气带着一丝紧张和困惑:

“孟总,有个奇怪的事……港口仓库爆炸案那边,负责现场勘查的一个老刑警刚私下联系我,说他们在清理废墟时,在一个极其隐蔽的角落,发现了一个烧得半融、但结构非常奇特的小金属片,不像任何己知的爆炸物零件,倒像是……某种高科技设备的残骸。他觉得蹊跷,偷偷留了下来,问我们要不要看看?”

孟西洲心中一动!港炸案的残留物?不是意外,是人为的证据?他立刻命令赵刚:“想办法把东西拿到手,注意绝对保密!另外,请那位老刑警……找个安静的地方,我想亲自和他聊聊。”他隐约感觉到,这个意外的发现,或许能揭开“创世纪”或者“暗星”的某些秘密,甚至可能成为他与对方周旋的一张意想不到的牌!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