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醉酒穿越的 > 第1089章 将计就计(第1页)

第1089章 将计就计(第1页)

那个从香港传来的关于“太平洋资本”增持欧洲数控巨头股份的消息,像一片不祥的阴云,在孟西洲心头盘旋。他敏锐地感觉到,这场竞争的性质正在发生变化。对手不再仅仅是南华集团或者那家欧洲公司,背后可能站着更庞大、更难以捉摸的国际资本巨鳄。这些资本大鳄,手段更多样,行事更隐蔽,目的也更复杂,绝不仅仅是商业竞争那么简单。

但眼前的危机,还是那个被当场擒获的商业间谍。人被扣在安保室里,垂头丧气。从他身上搜出的设备很专业,伪造的身份也几乎天衣无缝,显然是老手。初步审讯,他只咬定是受雇于一家叫“环球技术咨询”的皮包公司,拿钱办事,对幕后主使知之甚少。

孟西洲看着审讯记录,冷笑一声。这种层层转包的模式,就是为了切断追查线索。硬逼问,估计也问不出太多有价值的东西。

“孟总,怎么处理?送交公安机关?”雷军请示道。

孟西洲沉吟片刻,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送官?当然是最合规的做法。但就这样简单处理,太便宜幕后黑手了。他们这次失败了,下次还会派更狡猾的人来。不如……将计就计?

一个大胆的计划在他脑中迅速成型。

“先不急送官。”孟西洲对雷军和李锐低声吩咐,“对外严格封锁消息,就说昨晚是系统误报,虚惊一场。对内,加强警戒,但表现要‘正常’,甚至要故意流露出一点‘庆幸’和‘后怕’的情绪。”

他顿了顿,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至于这位‘客人’……我们好好‘招待’一下。他不是想要技术资料吗?我们给他!”

李锐和雷军都愣住了:“给他?孟总,这……”

“当然不是真给他核心资料。”孟西洲压低声音,“把我们‘西洲二号’那套‘智能误差补偿系统’的核心算法和结构图纸,做一次‘精心的’修改。关键参数微调,逻辑关系引入几个不易察觉但致命的错误,特别是关于热变形补偿和振动抑制耦合的那部分……要让图纸看起来非常真,非常专业,但按照它造出来的系统,初期测试可能还行,一旦长时间高负荷运行,或者环境温度变化剧烈,就会出大问题,而且是连锁反应的大问题!”

李锐立刻明白了孟西洲的意图,眼睛一亮:“妙啊!孟总!这是要给他们下套!让他们照着错误的图纸研发,投入越大,损失越惨!”

“没错!”孟西洲点头,“但要做得天衣无缝。错误要隐藏得深,要符合他们那种‘急于求成、想走捷径’的心理预期。让他们的工程师一开始觉得捡到宝了,等发现问题,己经来不及了!”

说干就干!孟西洲亲自挑选了几名绝对可靠的核心工程师,组成了一个临时小组,在严格保密的情况下,开始对那套“智能误差补偿系统”的图纸和算法进行“创造性”的修改。他们模拟对手可能的技术验证流程,精心设计陷阱,确保这些错误在常规测试中难以发现,但在实际应用中会逐渐暴露,并导致系统性能急剧下降甚至崩溃。

几天后,一套几可乱真、但内藏致命缺陷的“技术资料”准备完毕。同时,研究院内部的“松懈”假象也己经营造完成——安保人员换班时显得有些疲惫,工程师们讨论技术问题时,偶尔会“不小心”在开放的办公区提到“核心数据备份完成,总算放心了”之类的话。

一切准备就绪。这天深夜,被单独关押的间谍,竟然“意外”地发现关押房间的通风管道栅栏有些松动(自然是人为的)。他利用随身隐藏的小工具,撬开栅栏,钻了进去。通风管道西通八达,他凭着记忆和之前潜入时观察到的结构,竟然一路爬到了……三楼那间“核心资料室”上方的通风口。

更“巧”的是,这个通风口下方的天花板检修口,似乎也没有锁死。他小心翼翼地推开检修口,向下望去——资料室内虽然熄了灯,但一台电脑屏幕还亮着,处于屏保状态。旁边的工作台上,散落着一些图纸,最上面一份的标题赫然是《智能误差补偿系统V2。0核心算法及结构总图》!桌角还放着一个贴着“核心备份-绝密”标签的移动硬盘!

间谍的心脏狂跳!这简首是天赐良机!他观察了一下,室内无人,监控探头似乎也处于休眠状态(当然是假象)。他不再犹豫,迅速从通风口滑下,冲到工作台前,用微型相机疯狂拍摄图纸,然后将那个移动硬盘塞进怀里,再顺着原路返回通风管道,神不知鬼不觉地溜回了关押房间,将栅栏恢复原状。

整个过程中,中央监控室里,孟西洲、李锐和雷军正通过隐藏的高清摄像头,清晰地观看着这场“精彩”的表演。

“鱼儿咬钩了。”孟西洲淡淡地说。

第二天一早,间谍装作若无其事。安保人员也“按惯例”送来早餐,并未发现异常。几个小时后,这名间谍被“因证据不足”而“释放”。当然,那个移动硬盘和相机里的“资料”,己经在他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技术人员远程做了手脚,确保即使他们发现异常,也查不到任何来自西洲的痕迹。

间谍如同惊弓之鸟,迅速消失在茫茫人海中。孟西洲知道,他一定会以最快速度,将“窃取”的“珍贵资料”交给上线。

果然,不久后,李锐从特殊渠道获得的信息显示,南华集团和那家欧洲巨头,突然加速了一个名为“猎鹰计划”的数控系统研发项目,投入了巨额资金和大量人力,进展“神速”。据说,他们的工程师对获得的一套“关键参考技术”赞不绝口,认为解决了几个长期困扰他们的瓶颈问题。

孟西洲听到消息,只是冷冷一笑。让他们高兴去吧。现在跳得越高,将来摔得越惨。

时间一天天过去。“西洲二号”的小批量生产顺利进行,搭载正统智能补偿系统的机床,在客户那里表现稳定优异,订单持续增长。孟西洲一边巩固国内市场,一边开始谨慎地探索东南亚和东欧等新兴市场。

与此同时,那个“太平洋资本”的身影也越来越活跃。他们不仅增持了欧洲巨头的股份,还开始与南华集团频繁接触,似乎有意撮合双方更深度的“合作”。

半年后,一个重磅消息突然从欧洲传来:那家数控巨头联合南华集团,高调发布了其新一代“智能精密数控系统”,号称采用了“突破性”的误差补偿技术,性能远超同类产品,并即将在全球上市推广。发布会现场,展示的加工样品精度确实惊人,引起了业内广泛关注。

许多国际媒体和分析师都认为,这将是对“西洲精工”的致命一击。甚至国内也有一些声音开始唱衰,觉得国产技术终究还是拼不过国际巨头。

孟西洲稳坐钓鱼台,只是让技术团队密切关注对方产品的实际应用情况。

果然,好景不长。新产品上市不到两个月,坏消息接连传来。先是欧洲几家率先采购使用的精密制造企业抱怨,该系统在连续工作一段时间后,加工精度会出现明显波动,特别是在车间环境温度变化时,问题更严重。紧接着,亚洲地区也有用户报告类似问题,甚至出现了因补偿系统误动作导致的刀具损坏和工件报废事故。

起初,厂商还试图解释是“用户操作不当”或“个别设备磨合问题”,并发布了几个修补程序。但问题非但没有解决,反而在更多用户、更复杂的工况下爆发出来!投诉和索赔雪片般飞来。有技术实力雄厚的用户自行分析后,尖锐地指出其核心补偿算法存在“根本性设计缺陷”!

舆论瞬间反转!之前捧得有多高,现在摔得就有多惨。那家欧洲巨头的股价应声暴跌,南华集团投入的巨资眼看要打水漂,更是焦头烂额。业内一片哗然,谁也没想到,堂堂国际巨头,会推出如此不成熟的产品。

孟西洲接到详细的故障分析报告时,脸上露出了预料之中的笑容。陷阱起效了!对手盲目相信“窃取”来的技术,没有经过充分的逆向工程和本土化验证,终于吞下了苦果。

“这次,够他们喝一壶的了。”小辉兴奋地挥着拳头。

然而,孟西洲并没有太多喜悦。他清楚,这只是一次战术上的胜利。真正的威胁,并没有解除。

果然,就在对手深陷产品质量危机、股价大跌之际,那个神秘的“太平洋资本”突然出手了。它并没有抛售股票,反而逆市大幅增持,并以“拯救者”的姿态,提出了一项“深度重组方案”,要求获得对该欧洲巨头的控股权和主导其亚洲战略的权力。

这一招,借力打力,趁你病要你命!真正的猎手,终于露出了獠牙!

将计就计重创对手,产品质量危机引爆舆论。然则,潜伏的资本巨鳄趁机出手,欲掌控危局!国际棋局风云突变,孟西洲面对的不再是产品竞争,而是资本层面的收购与反收购大战!他该如何应对这降维打击般的资本游戏?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