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醉酒穿越的 > 第1084章 破局与暗流(第1页)

第1084章 破局与暗流(第1页)

“西洲一号”试验成功的消息,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迅速在行业内激起了层层涟漪。性能达到国际中档水平,成本却只有进口货的西成!这消息对于长期被国外高端机床技术卡脖子、又苦于进口设备价格高昂的国内众多制造企业来说,无疑是一道刺破阴霾的亮光。

首先闻风而动的是几家与西洲集团有过合作、或对孟西洲其人有所了解的大型国企和军工背景的配套厂。他们派出的技术考察组,几乎是排着队来到了辽河第一机床厂那间经过改造、略显简陋但整洁有序的恒温车间。

车间里,“西洲一号”沉稳地运行着,加工着各种复杂的试件。来自不同企业的工程师们,拿着自带的精密量具,反复检测加工件的精度、光洁度,对比着性能参数报表,脸上的表情从最初的怀疑、审视,逐渐变成了惊讶,最后是难以抑制的兴奋。

“老周!这精度……这稳定性……真能达到这数据?”一位来自北方某重型机械集团的老工程师,拉着周厂长的手,声音都有些发颤。他们厂里几台关键的进口数控机床,不仅价格死贵,维修保养还得看外国工程师的脸色,动不动就停工等配件,憋屈得很。

周厂长满脸红光,腰杆挺得笔首:“李工,数据就在这儿摆着!咱们反复测了不下百次!稳定性绝对没问题!咱们这机床,用的核心算法和关键结构,是吃透了当年那台老原型机的底子,又结合了现在的新技术、新材料,是咱自己的东西!”

“好!好!太好了!”李工用力拍着周厂长的肩膀,“这可是解决了我们的大难题!有些活儿,不是不能干,是设备精度达不到,或者成本太高划不来!有了你们这个,很多关键部件咱们自己就能加工了!我回去就打报告,先订两台……不,三台!”

类似的情景不断上演。除了这些大型国企,一些嗅觉敏锐的民营高科技企业也纷纷找上门来。他们更看重的是性价比和供货周期。进口机床动不动半年的交货期,他们等不起;“西洲一号”承诺三个月内交付,价格还便宜一大截,这优势太明显了。

短短一个多月,“西洲一号”拿到的意向订单就超过了三十台,合同金额逼近两个亿!这对于一个刚刚完成改制、重生不久的老厂来说,简首是个天文数字!厂里的工人们干劲冲天,车间里日夜灯火通明,大家都在为完成订单拼命。

孟西洲并没有被初步的成功冲昏头脑。他深知,“西洲一号”的成功,只是打破了中端市场的壁垒,在真正顶尖的高端领域,与国际巨头还有着巨大的差距。而且,你动了别人的奶酪,别人绝不会坐视不理。

果然,就在“西洲一号”开始小批量交付,口碑逐渐传开的时候,市场的暗流开始涌动。

先是几家长期代理国外高端机床品牌的贸易公司,突然调整了销售策略。对他们代理的那些性能与“西洲一号”相近、但价格原本高高在上的中端机床型号,开始进行大幅度的降价促销,折扣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同时,他们在向客户推销时,话里话外开始暗示“国产机床技术不成熟”、“稳定性有待时间检验”、“售后服务体系不完善”等等。

这分明是赤裸裸的价格战和舆论打压!

紧接着,一些专业的行业杂志和网站上,开始出现一些“技术分析”文章。文章看似客观,却处处暗藏机锋。有的夸大其词地列举早期国产数控机床存在的各种问题,影射“西洲一号”可能也存在类似缺陷;有的则片面强调进口品牌的技术积淀和可靠性,刻意淡化“西洲一号”的成本优势和创新点。

更阴险的是,不久后,市场上突然出现了几家新注册的“皮包公司”,打着极低的价格向一些急于采购的企业兜售所谓的“同类型”二手进口机床,但这些机床来源不明,性能参数模糊,明显是搅混水、打乱市场秩序的。

“孟总,情况不太对劲。”苏晴拿着一份市场简报,眉头紧锁地走进办公室,“这几家降价的外资品牌代理,背后都能追溯到之前跟我们有过节的那几个国际资本联盟。还有那些负面文章,源头也很可疑。他们这是想用价格战和舆论,把我们扼杀在摇篮里!”

孟西洲看着简报,冷笑一声:“意料之中。我们动了他们的蛋糕,他们怎么可能善罢甘休?低价倾销?玩价格战?他们以为我们成本高的跟他们一样吗?”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看着楼下忙碌的厂区:“我们的优势,就在于成本!核心技术是自己啃下来的,关键部件能自产的就自产,不能自产的也有稳定的国产替代渠道。他们想靠降价拖垮我们?看谁先撑不住!”

“那舆论方面呢?”苏晴问。

“舆论?”孟西洲转过身,眼神锐利,“光靠嘴皮子没用,得用事实说话!通知下去,启动‘用户见证计划’!邀请那些己经采购并使用‘西洲一号’的客户,特别是那些有影响力的国企和大厂,让他们用自己的实际使用体验来说话!组织公开的现场加工演示,欢迎任何质疑者带着工件来现场检验精度!把我们的售后服务承诺,白纸黑字地公布出去,24小时响应,配件供应保障!用实实在在的产品和服务,堵住那些人的嘴!”

“明白!”苏晴立刻领会了孟西洲的意图。用硬实力回击,是最好的公关。

策略很快见效。几家率先使用“西洲一号”的大型企业,在切身感受到其稳定性能和巨大成本优势后,主动站出来为“西洲一号”背书。他们提供的真实运行数据、加工样品和经济效益分析,比任何广告都更有说服力。那些负面言论在铁一般的事实面前,渐渐失去了市场。

然而,孟西洲清楚,这仅仅是开始。对手的打压绝不会仅限于商业手段。他让李锐加强了对研究院和工厂的技术保密工作,尤其是核心算法和新型合金材料的配方工艺,严防技术泄露。

同时,他指示技术团队,不能躺在“西洲一号”的成功上睡大觉,必须加快下一代产品的研发步伐。“我们要瞄准真正的顶级市场,下一代产品,性能指标必须向国际顶尖水平看齐!”

就在孟西洲积极应对市场明枪暗箭,全力推进技术迭代之时,一个从特殊渠道传来的消息,让他刚刚放松的神经再次紧绷起来。

消息显示,那个之前竞标失败、背景神秘的南华集团,近期与某家在国际上以激进商业策略闻名的欧洲数控系统巨头,接触异常密切。而这家欧洲巨头,正是目前对华高端数控系统技术封锁最严的企业之一。

他们想干什么?仅仅是商业合作?还是……有更深的图谋?

正面较量初战告捷,低价倾销与舆论抹黑被硬实力化解。然而,败退的对手并未死心,与对华技术封锁最严的欧洲系统巨头勾连,新的风暴正在高科技领域的最核心处酝酿!孟西洲的自主创新之路,将面临来自技术源头的更严峻挑战!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