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密制造厂被网络攻击的事儿,像一根刺,狠狠扎在孟西洲心里。连着好几天,集团上下都弥漫着一股紧张气氛。雷军带着安保团队和重金请来的电脑专家,把集团里里外外、所有连着网线的机器都筛了好几遍,又加固了好几层防火墙,据说用的都是当时最顶尖的玩意儿,花钱如流水,但孟西洲眼睛都没眨一下。
钱没了可以再赚,这核心技术和客户数据要是漏了,那才是动摇了根本。尤其是他这“西洲集团”,表面是收废品起家,现在业务铺得广,但真正的核心竞争力,一半靠他这不能说的金手指捡漏积累的巨额资本和稀缺藏品,另一半,就指望着像精密制造厂这类实体企业掌握的超前技术,那是未来安身立命的家伙什儿。
“不能光挨打,得还手,至少得让自己变得更硬,让对方无处下嘴。”孟西洲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对着中国地图和一堆行业报告琢磨了半天。海外那个基金会,躲在暗处,手段阴狠,还涉及境外,首接硬碰硬现在时机不成熟,容易吃亏。那就得把国内的基本盘打造得固若金汤,让对方即便想动,也得崩掉几颗牙。
他想到了自己起家的根本——古玩收藏和交易。“西洲易宝”线上平台,经过一年多发展,凭借几次重大捡漏和国宝回归事件带来的巨大声望,己经成了国内高端藏家圈子里颇有分量的交易渠道之一。但这年头,古玩这行当,真假难辨还是最大痛点,线上交易更是容易扯皮。
“得给这东西加把锁,一把别人撬不开的锁。”孟西洲脑子里灵光一闪,想到了后世烂大街,但在98年绝对算得上石破天惊的概念——唯一性数字身份认证。这会儿互联网才刚起步,啥淘宝、支付宝连影子都没有,更别提区块链了。但孟西洲知道这玩意儿未来的威力。
他立刻召集了集团里搞IT的几个骨干,还有从深圳高薪挖来的技术大牛。开会的时候,他也没提“区块链”这名儿,只说要做一套“不可复制、不可篡改的数字档案系统”。
“咱们这么干,”孟西洲在白板上画着只有他自己能完全看懂的示意图,“每一件上了咱们‘西洲易宝’平台的高价值藏品,尤其是那些经过咱们专家团队初步鉴定的,都给它建立一个独一无二的数字档案。不是简单拍几张照片存档就完事儿了。”
他越说越兴奋:“要用最高清的扫描设备,把藏品的细节,特别是那些独特的磨损、包浆、款识、甚至微观瑕疵,全都记录下来。再配上多角度、不同光线下的高清照片和视频。然后,用咱们自己开发的、最复杂的算法,给这一整套数据生成一个唯一的‘数字指纹’,或者叫‘编码’。”
底下坐着的技术员们有点懵,这想法太超前了。一个戴着厚眼镜的工程师小心翼翼地问:“孟总,您说的这个‘数字指纹’……具体怎么实现唯一性?怎么防止别人复制这套数据呢?”
孟西洲早有准备,他结合自己知道的后世概念和当下能实现的技术,解释道:“简单说,就是把所有数据,通过特定算法,变成一串极其复杂、几乎不可能重复的密码。这件藏品只要在我们平台认证了,这串密码就和它绑定了。以后任何交易、展示,都可以通过核对这个密码来验证真身。就像……就像给古董上了个数字户口本,还是全国独一份的!”
他扫视了一圈目瞪口呆的下属,继续加码:“而且,这个认证信息,我们会采用分布式的存储思路。不是说就存在公司一台服务器里,那样容易被一锅端。我们要在几个不同的物理地点,建立数据备份节点。想同时黑掉所有节点篡改数据?难如登天!这就最大程度保证了数据的不可篡改性。咱们可以给这套系统起个响亮点的名字,就叫……‘鉴真码’!”
这个概念抛出来,会议室里安静了几秒钟,然后爆发出激烈的讨论。有觉得天方夜谭的,有觉得投入巨大难以实现的,但也有像那个深圳来的大牛,眼睛越来越亮,觉得这想法极具前瞻性,如果能做成,绝对是颠覆性的!
“投入不是问题!技术难题,你们想办法攻克!要人给人,要钱给钱!”孟西洲一锤定音,“我们就做行业第一个吃螃蟹的!等这套系统上线,看谁还敢说咱们线上交易不保真?这就是最大的信誉保障!”
老板发话,又有充足的资金支持,技术团队立刻像上了发条一样运转起来。孟西洲也动用关系,从相关科研院所请来了密码学和数据安全方面的专家进行指导。项目在高度保密中全力推进。
与此同时,孟西洲也刻意减少了高调的海外活动,把更多精力放回国内。他频繁视察各地的分公司、合作画廊、博物馆项目,巩固人脉,夯实基础。栾城的老根据地更是重点经营,几乎成了他散心和大本营所在。回到那间最初租下的小院,看着墙上那张早己泛黄的1997年挂历,孟西洲才能感到一丝脚踏实地的安心。从这堆废品里爬出来,根基还得扎在这片土地上。
一个多月后,“鉴真码”系统初具雏形,进行了内部测试。效果出乎意料的好。孟西洲特意找了几件高仿品和真品一起测试,系统生成的“数字指纹”清晰地将它们区分开来,一旦某件藏品的认证数据被尝试修改,分布式存储的其他节点立刻就会发出警报。
“成了!孟总!咱们这‘鉴真码’,绝对是这个!”技术负责人兴奋地竖起大拇指。
孟西洲心里也踏实了不少。有了这东西,“西洲易宝”平台的公信力将提升到一个竞争对手难以企及的高度。这不仅是商业壁垒,某种程度上,也是应对潜在威胁的一种方式——把核心业务和信誉体系打造得更加强韧,让对手难以从业务层面进行有效打击。
很快,“西洲易宝”平台高调宣布,推出基于独家“鉴真码”技术的高端藏品溯源保真服务,为首批入驻的顶级藏家提供免费认证。消息一出,整个收藏圈都震动了!这概念太新了,很多人听不懂,但“不可复制、不可篡改的数字身份证”这个说法,充满了诱惑力。尤其是对于那些苦于藏品真伪争议的资深藏家而言。
平台咨询量暴增。为了打响头炮,孟西洲和团队决定,拿出一个重量级标的,作为“鉴真码”的首个公开应用案例,举办一场专场拍卖会。
选中的物件,连孟西洲都暗自咋舌。是平台上一位匿名大藏家委托拍卖的一幅画——徐悲鸿的《奔马图》!尺幅巨大,是徐悲鸿盛年时期的力作,传承有序,品相极佳。最关键的是,这幅画作将由“西洲易宝”联合国内两家最权威的艺术品鉴定机构进行物理鉴定,并首次运用完整的“鉴真码”系统进行数字身份认证,确保其唯一性和真实性。
拍卖图录印出来的那天,孟西洲翻看着那匹仿佛要破纸而出的骏马,再看看图录上标注的起拍价,心里都忍不住跳了一下。
起拍价:八百八十八万人民币!
这价格,在98年的中国艺术品市场,绝对是天价!创下了国内民间平台单件艺术品起拍价的最高纪录!
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飞遍大江南北,甚至引起了海外媒体的关注。所有人都想看看,这个由“收废品大王”孟西洲搞出来的“鉴真码”,到底靠不靠谱,又能不能撑起这幅天价《奔马图》的拍卖。
拍卖会定在一周后。孟西洲知道,这不仅是“鉴真码”的首次大考,更是“西洲易宝”平台能否一举奠定行业龙头地位的关键一战,某种程度上,也是他向潜在对手展示肌肉的机会。
但不知为何,看着那惊人的起拍价,孟西洲心里除了兴奋,也隐隐有一丝不安。这价格太高了,高得像一个诱饵。会不会吸引来一些……不速之客?甚至,那个隐藏在暗处的基金会,会不会也对这个创纪录的标的,产生兴趣?
天价《奔马图》拍卖在即,“鉴真码”首次亮相能否成功?这个创纪录的起拍价,是否会成为吸引危险的火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