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醉酒穿越的 > 第215章 学府扬名暗流涌动(第1页)

第215章 学府扬名暗流涌动(第1页)

那张写着“图录不错。这页,换你手里‘天平’的详细测绘图纸。老地方,三天后。”的泛黄古籍残页,像一块烧红的烙铁,烫得孟西洲几乎拿不住!冷汗瞬间浸湿了他的后背。

威胁!赤裸裸的威胁!对方不仅知道他出版了图录,知道他手里有那个德国天平部件,甚至……还知道那部件需要“测绘图纸”?!他们连这个细节都知道?!

这绝不是刘老板那种带着“合作”意味的试探,这更像是协会图穷匕见的最后通牒!他们想要的是核心秘密,是那部件背后可能隐藏的东西!

“老地方”?指的是哪里?静心茶舍?还是之前交接重器的仓库后门?无论是哪里,都必然是龙潭虎穴!三天之后,去,可能就是自投罗网;不去,就可能面临更首接的报复!

巨大的恐惧和压力让孟西洲几乎喘不过气。他强迫自己冷静,将那张残页小心收好,没有对任何人透露,包括眼前的小辉。他深深看了一眼小辉,试图从对方脸上找出任何一丝不自然的痕迹,但小辉只是满脸好奇和困惑,看不出异常。

“没事,一个……一个搞恶作剧的。”孟西洲勉强笑了笑,打发走小辉,独自一人坐在办公室里,心乱如麻。

接下来的两天,孟西洲是在极度焦虑和高度警惕中度过的。他一边疯狂思考着应对之策,一边加紧了对公司和人员的暗中监控。他借口加强安保,让那两个退伍兵兄弟更严密地看守仓库,尤其是存放敏感物品的区域。他让李文翰仔细核查近期所有对外联系记录和账目。他让大壮和小辉更多地跑外勤,减少他们接触核心事务的机会。

他自己则几乎泡在仓库里,对着那个冰冷的、带有三角标记的德国天平部件发呆。他尝试用各种工具测量、观察,甚至偷偷借来了游标卡尺和放大镜,但除了金手指给出的那条【未来升值潜力:极高(对特定收藏家机构)】的模糊信息外,一无所获。他根本看不出这玩意儿到底有什么特别,更别提画出什么“详细测绘图纸”了。

画不出来,就无法交易。无法交易,就可能激怒对方。激怒一个能量巨大、行事诡秘的组织,后果不堪设想。

就在他焦头烂额,几乎要被这沉重的压力压垮时,一个意外的电话,像一道光,暂时照进了这令人窒息的黑暗。

电话是栾城大学历史系的一位姓王的副主任打来的。原来,西洲公司那本制作精良的图录,不知怎么传到了大学几位老教授手里,引起了他们的兴趣。时值香港回归临近,学校想搞一些相关的文化宣传活动,历史系就想到了图录的制作者孟西洲,想邀请他这个“知名的民间收藏家”去系里做一场讲座,讲讲民间收藏的故事和文物保护的心得,也算是学术交流,贴近社会。

大学的讲座?!孟西洲握着话筒,愣了好几秒。在大学讲堂里讲课?这对一个前世郁郁不得志、今生起步于收废品的人来说,简首是难以想象的荣耀和认可!

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机会!一个能极大提升个人声望和社会地位,为自己披上更厚“护身符”的机会!如果能和学术界搭上关系,获得教授们的认可,哪怕只是名义上的,协会那些人动手前也得掂量掂量!

几乎没有任何犹豫,孟西洲立刻答应了下来,语气甚至带上了一丝激动:“王主任您太客气了!能到大学讲堂学习交流,是我的荣幸!我一定认真准备!”

挂了电话,孟西洲深吸一口气,将那张催命符般的残页暂时锁进抽屉。眼下,应对大学的讲座,为自己争取更多的资本和光环,才是更重要、更紧迫的事情!这或许也是破局的关键一步!

他立刻投入了疯狂的准备工作。他让李文翰去图书馆借来大量历史、考古、文物鉴定方面的书籍和期刊,又把自己这些日子凭金手指积累的经验和案例仔细梳理了一遍。

他决定不讲那些虚头巴脑的理论,就讲实战,讲他如何从废品堆里发现宝贝,讲那些老物件背后的时代故事和工艺价值,穿插一些浅显的鉴定技巧和文物保护常识,既接地气,又能体现他的“专业”和“情怀”。

他关起门来写了整整两天的讲稿,反复修改演练。讲座前一天,他还特意去理发店理了个精神利落的短发,翻出最好的一套西装熨烫平整。

讲座当天下午,孟西洲提前半小时来到了栾城大学。走在绿树成荫的校园里,看着身边朝气蓬勃、夹着书本的大学生,他恍惚间有种隔世之感。前世他都没上过正经大学,今生更是早早下岗,没想到居然有机会站在大学的讲台上。

历史系的小礼堂里,坐了七八成满。除了部分历史系、考古专业的学生,还有不少闻讯赶来的其他系学生和老师,甚至还有几个本地收藏圈的人跑来凑热闹。大家都想看看,这个传说中的“废品王”、“民间鉴定高手”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当孟西洲穿着一身笔挺但略显紧绷的西装(97年买的,有点瘦了),略显紧张地走上讲台时,台下响起一阵善意的轻笑和窃窃私语。他的形象和人们想象中的“收藏家”实在有点差距,太年轻,带着点草莽气。

孟西洲深吸一口气,目光扫过台下,看到了坐在前排的钱馆长和几位博物馆的老专家,还有历史系几位头发花白的老教授。他定了定神,对着麦克风开口,声音因为紧张有点发干: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