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老爷子家被偷的消息,像一盆冰水,浇得孟西洲从头凉到脚后跟。
这他妈根本不是冲着他来的,这是要把他所有的路都给堵死!连帮他修复瓷片的人都遭了殃!对方的手段,狠辣、精准,而且毫无顾忌!
是聚古斋?不像,刘爷刚摆出求和的姿态,转头就干这种下三滥?风险太大,不像那老狐狸的风格。那就只能是送子弹那帮人!他们不仅盯着战国玉龙佩,连他修复宋代瓷片的线索也不放过!这是要断了他所有可能的外援和提升渠道!
孟西洲强迫自己冷静,现在慌没用。他立刻抓起大哥大,给省城的张老板打了个电话,拐弯抹角地打听孙老爷子的情况,并隐晦地提醒最近注意安全。张老板听出他语气不对,也没多问,只说了句“放心,老爷子人没事,就是受了惊吓,我这边会照应”。
挂了电话,孟西洲心头的寒意更重。对方在省城也有能量?或者行动力能覆盖到省城?
他坐在椅子上,手指无意识地敲着桌面。抽屉里那颗子弹和刚刚听到的坏消息,像两座大山压下来。但他孟西洲不是被吓大的!越是这样,越不能乱!
聚古斋……刘爷……合作……
孟西洲眼里闪过一丝狠光。好,你们想合作?那就合作!看谁能从谁身上咬下肉来!
第二天,孟西洲主动让李文翰联系了聚古斋那个眼镜男,表示对“信息共享”很感兴趣,可以聊聊细节。
眼镜男很快回复,约在了一家新开的茶馆,环境比聚古斋更公开,显然双方都加了小心。
这次见面,气氛倒是比上次在聚古斋轻松点。眼镜男自称姓钱,是聚古斋的经理。孟西洲这边带了李文翰,主要负责记录和补充细节。
“孟老板快人快语,”钱经理笑着递过来一张单子,“这是我们近期收到的一些零散信息,有些是单位处理淘汰物资,有些是民间急着用钱出货的。规模不大,我们聚古斋看不上,或者品类太杂,但对孟老板您的‘回收’业务,或许有点用。”
孟西洲接过单子扫了一眼。上面列了七八条信息:市图书馆处理一批旧报纸和过期杂志,某国营饭店装修,处理一批老式桌椅碗碟,郊区一个村子老人去世,子女要处理一些老家具旧衣物……看起来确实像是聚古斋懒得去啃的“骨头”。
但他心里清楚,这单子就是试金石。里面肯定掺着没啥价值的真“废品”,但也保不齐就藏着那么一两条能捡漏的小鱼小虾。聚古斋自己没精力或者眼力不够,分辨不出,索性拿来卖个好,试探他的成色。
“钱经理客气了,这些信息对我们确实有点用。”孟西洲把单子递给李文翰,“不过,信息费怎么算?”
“哎,孟老板见外了,”钱经理摆摆手,“既然是合作,这点信息谈什么钱。就当是刘爷的一点心意。不过……”他话锋一转,从随身公文包里小心地取出一个用软布包着的物件,“我们这有件东西,收来的时候有点拿不准,刘爷想着孟老板眼力毒,帮着给掌掌眼?”
来了!这才是重点!用几条破烂信息,换他金手指的一次免费鉴定!
孟西洲心里冷笑,面上却不动声色:“哦?刘爷都拿不准的东西,我看看可以,但说错了可别见怪。”
钱经理小心地揭开软布,露出一个巴掌大的青花小罐,罐身有些污渍,画的是缠枝莲纹,底足有些磨损。
“说是清中的民窑,但总觉得这青花发色有点跳,画工也时好时坏…”钱经理皱着眉说道。
孟西洲伸手接过,指尖触碰到罐身的瞬间,信息浮现:
【名称:青花缠枝莲纹小罐】
【年代:清晚期仿清中期民窑】
【市场价值:600-800元】
【未来升值潜力:低(仿品工艺粗糙)】
一件不算高明的仿品,价值不高。
孟西洲心里有数了,他把玩着小罐,故作沉吟:“钱经理,这东西……我说句实话您别不爱听。这青花色是刻意做旧,浮在表面,没吃进胎骨。画工看着流畅,但细看笔触有点软,缺乏力道。底足的磨损也不自然……我看,怕是晚清时候仿的,值个几百块当个摆设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