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就到这里,诸位先回去吧。”
他唯独留下高寒文。
“高大人随我去见家父。”
众人鱼贯而出,脚步沉重。
罗龙文走在最后,回头望了一眼严世蕃阴沉的脸色,不由得打了个寒颤。
严世蕃与高寒文穿过曲折的回廊,月光照在两人身上,拉出长长的影子。高寒文低声道。
“严大人,杨帆此举,恐怕不止是针对倭国之事。。。。。。”
“哼!”
严世蕃冷哼一声。
“他这是要借倭国之手,彻底打垮我们严家!”
他拳头紧握,指节发白。
“自从他推行变法以来,处处与我严家作对。如今更是勾结倭寇,想置我们于死地!”
高寒文轻叹。
“杨帆此人,城府极深。
他留着半数倭寇不打,恐怕另有深意。。。。。。”
两人说话间,已来到严嵩的寝阁。推开雕花木门,只见严嵩斜倚在卧榻上,手中捧着一卷诗集,似看非看。
烛光下,这位权倾朝野的老臣面容憔悴,却仍透着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势。
“父亲。”
严世蕃躬身行礼。
“孩儿有事禀报。”
严嵩眼皮微抬,目光在高寒文身上停留片刻,淡淡道。
“说吧。”
严世蕃将方才议事厅内的讨论简要复述,说到牛信之计,严嵩的眉头微不可察地皱了一下。
待严世蕃说完,寝阁内一片寂静,只有烛火偶尔发出轻微的噼啪声。
严嵩始终不动声色,仿佛早已知晓一切。
严世蕃轻咳一声。
“父亲,孩儿已让众人不要写诗,也请父亲。。。。。。”
“混账!”
严嵩突然瞪眼,吓得严世蕃后退半步。老臣转而看向高寒文。
“高大人,你觉得诗该不该写?”
高寒文此前在书房因地位低微未敢发言,此刻被严嵩点名,不由得心跳加速。
他恭敬道。
“回阁老,诗可以写,但要请皇上命题。”
严世蕃闻言,独眼猛地睁大,随即拍额自责。
“我怎么没想到这一点!父亲,是孩儿愚钝了!”
严嵩这才露出笑意,示意高寒文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