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拿百姓一针一线;第二条。
一切缴获要归公。。。”
李贽凑过来看,眼中闪过惊讶。
“大人,这些军纪。。。前所未见啊。”
朱翊钧头也不抬。
“家丁军之所以为祸,就是因为没有纪律约束。我要的是一支真正为百姓而战的军队。”
六条军纪很快写完,朱翊钧吹干墨迹,满意地点点头。
“明日就让何先生带着弟子们去军营宣讲。先从火器营开始,那里都是新招募的士兵,没有旧习气。”
何心隐拱手应下。
“老臣定当竭尽全力。”
次日清晨,朱翊钧换上便服,悄悄跟随何心隐一行人来到城外的火器营。
校场上,两千名新兵整齐列队,阳光照在他们的铁甲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
何心隐站在临时搭建的木台上,声如洪钟。
“诸位将士可知,你们为何而战?”
台下鸦雀无声。
前排一个年轻士兵大着胆子回答。
“为。。。为军饷?”
人群中爆发出一阵哄笑。
何心隐不以为忤,反而微笑点头。
“诚实!但今日老夫要告诉你们,你们不仅为军饷而战,更是为天下百姓而战!”
他从袖中取出《大明王师歌》。
“这是大人亲自为你们写的战歌,听好了——”
“大明官军百姓来,保家卫国护天下。。。“
随着何心隐浑厚的声音在空气中回荡,朱翊钧敏锐地注意到,士兵们的眼神渐渐变了。
那不再是麻木或贪婪的目光,而是一种他从未在大明军人眼中见过的神采——
像是沉睡的灵魂突然被唤醒。
当何心隐念到团结一心正气在,尧舜大道传万代时,前排那个年轻士兵突然高举拳头,大喊一声。
“好!”
这一声如同火星落入干草,整个校场瞬间沸腾。两千人齐声高呼,声浪震得校场周围的旗帜猎猎作响。
朱翊钧站在人群后方,感到一阵热血上涌——这就是他想要的效果!
离开火器营后,朱翊钧又随何心隐去了三个屯垦卫。
那里的情况更加出乎意料——契奴们对新思想的接受程度甚至超过了正规军。
“大人,这些契奴饱受压迫,最懂得百姓疾苦。”
吕坤解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