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将军是担心失败?”朱翊钧打断道,语气中带着不悦。
俞大猷单膝跪地。
“末将不敢!只是考虑到琉球方向可能有佛郎机舰队,若我们主力尽出,恐遭三面夹击。”
朱翊钧扶起老将军。
“我明白你的顾虑。但倭寇为何屡剿不尽?就是因为我们总是被动防守,没有打疼他们!”
张居正适时插话。
“俞将军,大人的意思是,与其小打小闹,不如让倭寇集结主力,我们一网打尽。”
俞大猷沉思良久,突然眼前一亮。
他快步走到海图前,指着历港一带。
“大人,若我们佯攻岱山,诱倭寇主力出击。。。”
海风呼啸,卷起层层浪涛拍打在华亭港的礁石上,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
朱翊钧站在港口高处的观海亭内,宽大的官袍被海风吹得猎猎作响,他眯起眼睛,望向远处正在进行海战演习的明军战船。
“大人,铁菩萨的试射结果出来了。”
一名亲兵快步走来,单膝跪地呈上一份文书。
朱翊钧接过文书,目光迅速扫过上面的数据,嘴角微微上扬。
“射程又增加了二十丈?不错,看来改良后的火药配比确实有效。”
他转身看向身旁的俞大猷,这位年近五旬的水师将领正紧锁眉头,盯着海面上明显落后于模拟敌船的明军战船。
“俞将军,铁菩萨的威力已毋庸置疑,为何还愁眉不展?”
朱翊钧将文书递给俞大猷。
俞大猷接过文书却未看一眼,只是苦笑道。
“大人,火炮再利,打不中也是枉然。您看我们的船——”他指向海面。
“比倭船慢了至少三成,连高丽船都追不上。”
朱翊钧顺着他的手指望去,果然见到扮演倭寇的快船轻易甩开了明军的追击,灵活地穿梭于浪涛之间。
他眉头渐渐拧紧,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栏杆。
“郑和船队的辉煌已成过往。
“朱翊钧叹息道。
“如今连造船的图纸都找不齐全,工匠更是凋零殆尽。”
俞大猷忽然眼睛一亮。
“大人,末将有个想法——与其坐守葫芦山水寨等倭寇来攻,不如主动出击!”
朱翊钧挑眉。
“哦?说来听听。”
朱翊钧顺着他的手指看去,脸上渐渐露出笑容。
“然后在这里设伏?”
“正是!”
俞大猷兴奋道。
“鱼龙岛、横档岛、菜花岛三处可设炮台,待倭寇进入伏击圈,我们关门打狗!”
朱翊钧拍案叫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