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可知,三日前皇上密旨到本官府上?”
他缓缓展开信笺。
“天下田地,当与民共利——这可是皇上亲笔!”
张居正瞳孔骤缩,他分明看到信笺右下角那方鲜红的玉玺印。
这一刻,他终于明白为何朱翊钧敢如此大胆。
“既如此,下官这就拟折。”
张居正重新拾起毛笔,手却仍在微微颤抖。
朱翊钧满意地点头,转向其他官员。
“第一批十六万契奴,十三万安置在皇庄附近,每人分银十两,地二亩。剩余三万义勇,分到金山卫、台州卫两地,每人一亩。”
“大人,这田地如何分配?”
徐阶问道。
“简单。”
朱翊钧手指轻叩案几。
“契奴分得的田地,五年免税,收获归己。但同时要为皇庄种植皇田,收益五五分成。至于义勇。。。”
他眼中带着锋芒。
“凡参加屯垦卫者,永不征税!”
众人倒吸一口凉气。永不征税!这可是前所未有之恩典。
“大人,这。。。这会不会太过了?”
王守义结结巴巴地问。
朱翊钧冷笑。
“过?王大人可知道这些义勇是什么人?”
他猛地拍案。
“是他们在东南沿海用血肉挡住了倭寇!是他们在金山卫浴血奋战!若不重赏,何以服众?”
张居正适时插话。
“况且丝绸、茶叶、瓷器等外洋贸易若能顺利,回赎费并非难事。”
朱翊钧点头。
“正是此理。”
他环视众人。
“若无异议,明日便开始移民安置。
两万义勇会协助各地州府县乡,按新黄册分配田地。”
待众人退下,厅内只剩朱翊钧与张居正二人。烛火将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在墙上交织成一幅诡异的图案。
“张阁老,奏折如何写,你可有计较?”
朱翊钧低声问道。
张居正蘸了蘸墨,眉头紧锁。
“下官以为,当以《谏天下皇庄与民共利疏》为题,言明藩王经营之弊,王府人员分配之乱。。。”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