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明面色凝重地摇头。
“罗龙文狡诈如狐,怕是早已闻风而逃。鄢懋卿倒是留下了些蛛丝马迹,但。。。”
“罢了。”
张居正摆摆手。
“大局已定,他们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
当日下午,词人祠前贴出了戒严告示。
百姓们再不敢闹事,官军和保甲民团迅速控制了各处要道。夕阳西下时,四省之地已是一片肃杀。
华亭城头,刘应节的手指死死抠着墙砖,指节发白。
他望着城外倭寇如蚁群般蠕动,一颗心直往下沉。
“大人,东门外的倭寇正在扎营!”
一名亲兵急匆匆跑来报告。
刘应节没有回头,只是微微点头。身旁的华亭县令倪光荐已是面如土色,官袍下摆不住颤抖。
“倪大人。”
刘应节声音沙哑。
“传令下去,全城粮食统一收缴,按人头配给。”
“这。。。这是要长期固守啊?”
倪光荐声音发颤。
刘应节终于转过头,眼中血丝密布。
“倭寇建了十个营垒,摆明了要围城打援。华亭若失,东南半壁江山危矣!”
他指向城外,只见倭寇用马车拖着粗大的圆木,正在构筑坚固的营垒。
更远处,尘土飞扬,显然有大队人马向西开拔。
“那是去拦截戚将军的。”
刘应节咬牙道。
“但我们出不了城,一出城就会落入他们的埋伏圈。”
倪光荐腿一软,差点跪倒在地。
“那。。。那怎么办?”
“等!”
刘应节一拳砸在城墙上。
“等戚继光或者朱翊钧大人任何一路突破倭寇封锁!”
暮色渐浓,华亭城如同一座孤岛,被倭寇的营垒团团围住。
刘应节望着渐暗的天色,心中默默祈祷着援军能够尽快到来。
石湖荡的湿地上,血腥味混着沼泽的腐臭,令人作呕。
戚继光蹲在临时搭建的军帐前,手中捧着一碗已经凉透的稀粥,却毫无食欲。
“将军,王将军的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