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投靠倭寇的明人书生正俯身研究地图,手指在华亭西南方向画了个圈。
“大村将军。
“毛烈直起身,眼中带着精明的光芒。
“戚继光必从淀山湖南下。我军若在此设伏。”
他指向地图上枫泾的位置。
“可一举歼灭其主力!”
吴平——另一个投靠倭寇的明人武将——却摇头道。
“朱翊钧的火器营不可小觑。据探子报,他们装备了新式火铳,射程远超我军铁炮。”
“哼!”
毛烈冷笑。
“只要戚家军覆灭,朱翊钧那点人马能掀起什么风浪?严嵩大人已在朝中布局,只待此战捷报,便可大开国门,与我国通商互市!”
大村纯忠眼中带着犹豫。三年前被大友宗麟击败的耻辱仍历历在目,此次被任命为派遣军总大将,是他翻身的最好机会。
他不能失败。
“门多郎!”
他突然喝道。
“你即刻率三千精兵前往枫泾,务必构筑坚固工事,挡住朱翊钧至少两个时辰!”
门多郎单膝跪地。
“哈依!”
“毛烈。
“大村继续下令。
“你带两千人驻守向阳河,防止朱翊钧绕道。”
毛烈拱手。
“属下明白。”
大村纯忠最后看向托雷斯。
“阁下率领葡萄牙炮队,随我主力行动。
一旦戚继光现身,就用你们的红衣大炮招呼他!”
托雷斯咧嘴一笑,露出一口参差不齐的黄牙。
“如您所愿,将军阁下。”
帐外,夜风呜咽,仿佛预示着即将到来的腥风血雨。
同一时刻,淀山湖东北的朱家角大营。
戚继光站在沙盘前,眉头紧锁。烛光将他挺拔的身影投在帐壁上,如同一柄出鞘的利剑。
沙盘上,代表倭寇的小旗密密麻麻地插在华亭城南,而代表明军的蓝旗则寥寥无几。
“报——!”
亲兵掀帐而入。
“朱大人火器营已按计划抵达枫泾!”
戚继光微微点头,目光却未离开沙盘。案几上的地图被烛火熏得发黄,上面用朱砂笔圈出的几个红点格外刺眼——
华亭、枫泾、朱家角,每一个地名都代表着生死攸关的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