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阁老这首诗写得妙啊。”
嘉靖踱步到严嵩面前,嘴角挂着若有若无的笑意。
“尤其是这第三个典故,朕细细品味,倒是有趣得很。”
严嵩微微抬头,浑浊的老眼中带着不易察觉的警惕。
他双手拢在袖中,指节却已因用力而发白。
嘉靖忽然转身,宽大的道袍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他背对着严嵩,声音却愈发清晰。
“将自己比作修仙的道士,而严阁老,则是给道士打下手的青词客。”
“啪嗒”一声,站在后排的一名五品官员手中的笏板掉在了地上,在寂静的大殿中格外刺耳。
那官员脸色煞白,慌忙跪下请罪,却无人理会。
嘉靖缓缓转身,眼中的笑意早已消失殆尽,取而代之的是令人胆寒的冰冷。
他直视着严嵩的眼睛,一字一顿道。
“严阁老,朕说得可对?”
严嵩缓缓低下头,眼睛半闭着,脸上的皱纹似乎更深了几分。
他声音沙哑。
“老臣不敢。”
“不敢?”
嘉靖冷笑一声。
“朕看严阁老敢得很!”
群臣此刻都已明白,这是一场巅峰对决,后果难料。
人人紧张地垂下头,连呼吸都放轻了。大殿内的空气仿佛凝固,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嘉靖对这三个典故的解读,句句诛心,一次比一次严重,只差直接点破是僭越。
严嵩虽表面镇定,心中却掀起惊涛骇浪。
他没料到嘉靖会用如此公开的方式将这些隐喻摆上台面,只觉在大庭广众之下,阴私被曝光,满心羞耻。
嘉靖自然清楚严嵩的想法。方才在后殿时,他就已震怒不已。
严嵩比当年的杨廷和更坏——杨廷和至少还有说得过去的理由,而严嵩的诗是赤裸裸的威胁。
嘉靖心想,严嵩当时只是个小官,凭什么说支持自己?
难道没有他,自己就坐不稳皇位?他自称青词客,经过自己允许了吗?
尤其是”青词客”三个字,让嘉靖再也按捺不住怒火。
他早年本想整顿天下,却一上来就被儒臣围攻。
他们借着藩王继位在礼法上的漏洞大做文章。
杨廷和想以礼法束缚皇帝,认为天子只是官爵,相当于“百官之父”,应与官员站在一起,不能用锦衣卫和太监欺辱百官。
为一劳永逸,杨廷和父子带头掀起“大礼议”事件,逼迫十四岁的嘉靖接受儒臣解释的礼法,使其长期受制于儒臣,如同倭国幕府般霸府掌实权、天子虚名位。
嘉靖不答应,便启用了张聪、严嵩,尤其是让严嵩做自己的“恶仗打手”,将杨廷和党羽赶尽杀绝,这或许就是严嵩所理解的“青词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