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阁老才是国之栋梁!”
朱翊钧站在街角,宽大的官袍袖口下,手指不自觉地攥紧。
他眯起眼睛,看着不远处聚集的人群,那些百姓脸上愤怒的表情在夕阳下显得格外狰狞。
“停止变法!一致对外!”
“变法误国!还我大明!”
口号声一浪高过一浪,几个衣衫褴褛的汉子站在木箱上,挥舞着拳头,唾沫横飞地煽动着人群。
朱翊钧注意到,人群中混杂着几个衣着光鲜的商人,他们不时交换眼色,暗中推动着情绪。
“大人,这里太危险了。”
身后的侍卫低声提醒,手已经按在了刀柄上。
朱翊钧抬手制止了他。
“别轻举妄动。”
他的声音低沉而冷静,但眼中带着锐利的光芒。
“去查查那几个领头的,看看他们背后是谁。”
侍卫领命而去,朱翊钧则继续观察着局势。
他看到一个小贩被推倒在地,货摊被掀翻,货物散落一地;几个年轻人举着火把,威胁要烧掉街口新设立的税吏亭。
这一切都太有组织性了,不像是自发的民愤。
“严嵩。。。”
朱翊钧咬牙切齿地吐出这两个字,转身快步离开混乱的街道。
词人祠内,烛火摇曳。
吕坤和李贽已经等候多时,见朱翊钧进来,立刻起身相迎。
“情况如何?”
李贽迫不及待地问道,他的长须因为连日操劳显得更加花白。
朱翊钧脱下外袍,随手扔在一旁的椅子上。
“比我们想象的更糟。
严嵩父子在幕后操纵,煽动百姓反对变法。”
吕坤拍案而起。
“岂有此理!变法明明是为了振兴大明,他们却颠倒黑白!”
“百姓愚昧,容易被煽动。”
朱翊钧走到窗前,望着远处仍然隐约可见的火光。
“他们不知道,正是严党这些年贪腐横行,才导致国库空虚,边关告急。”
李贽叹了口气。
“现在说这些已经无济于事。关键是,我们该如何应对?”
朱翊钧转过身,烛光在他坚毅的脸上投下阴影。
“你们二人暂时不要露面。
严嵩父子手段毒辣,我怕他们会铤而走险。”
“那大人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