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总兵熟悉倭情,李将军擅长陆战。我们三人微服探查,比大军出动更能看清真相。”
茶房里一时寂静,只有烛火偶尔爆出轻微的噼啪声。
俞大猷的眉头越皱越紧,终于忍不住单膝跪地。
“大人!此事牵连甚广,绝非一二人能处置。不如请内阁。。。”
“张居正?”
朱翊钧冷笑。
“他现在正忙着在湖广推行一条鞭法,哪有心思管这些?何况。。。”
他的声音低沉下来。
“谁能保证内阁中没有人与倭寇暗通款曲?”
这句话让两位将军都变了脸色。
李文进的手不自觉地按在刀柄上,仿佛随时准备应对突发的危险。
“大人疑心太重了。”
俞大猷叹息。
“但。。。确实不能不防。”
朱翊钧走到俞大猷面前,亲手将他扶起。
“俞将军,我知道你们是为我着想。但这次变法,我已经动了太多人的利益。倭寇、严党、甚至朝中某些大臣,都恨不得我立刻消失。”
他的语气也变得柔和。
“我在大同右卫时,你们把我当子侄般照顾。现在,我更需要你们的帮助。”
李文进的眼圈突然红了。
“大人。。。不,翊钧,你这话说的。。。老马要是听见,非得骂我不可。”
俞大猷也动容道。
“末将。。。我俞大猷这条命,早在宣大时就交给大人了。”
朱翊钧露出今夜第一个真心的笑容。
“那就这么定了。
三日后,我们扮作商队,从杭州出发,沿海南下。”
“等等。”
俞大猷突然想起什么。
“闽浙总督张经那边。。。”
“那个老狐狸。”
朱翊钧眼中带着冷意。
“他表面上支持剿倭,背地里却纵容部下与倭寇交易。
俞大哥务必小心他。”
李文进不安地搓着手。
“翊钧,我还是觉得太冒险了。要不我们先派人去探探路?”
朱翊钧摇头,从怀中取出一封密信。
“来不及了。
戚继光刚传来消息,倭寇已经在舟山群岛集结战船。我怀疑他们得到了某些人的默许,才会如此大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