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说,这些都是最早的那批倭寇?即使在汪直被杀后也没有解散的?”
“正是。”
戚继光点头。
“这一仗打下来,大局就定了。”
朱翊钧与吕坤交换了一个眼神。回到中军帐后,朱翊钧示意戚继光屏退左右。
“戚将军,我有密报。”
朱翊钧压低声音。
“九州的几个藩主正在征募浪人,估计有三四千人。”
戚继光脸色一变。
“大人的意思是?”
“这些被围的倭寇是他们的核心力量,必然会得到救援。”
朱翊钧手指敲击桌面。
“我建议尽快发动总攻,不要再拖延了。”
戚继光眉头紧锁。
“可是大人,从九州调兵过来至少需要一个月。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准备决战。”
“戚将军,抗倭之事,并非如你想的那般简单。”
朱翊钧放下手中的茶杯,杯底与木案相碰,发出清脆的声响。
戚继光眉头紧锁,抱拳道。
“朱大人,末将以为,只要加强海防,严查走私,倭寇自然无处遁形。”
朱翊钧摇头,手指轻轻敲击桌面。
“治标不治本。倭寇根源在于倭国九州诸藩的纵容与支持。若不从源头解决,今日剿灭一股,明日又生十股。”
“可跨海作战,劳师远征,耗费巨大啊。”
戚继光声音低沉,显然不认同朱翊钧的看法。
帐内一时沉默,只有烛火偶尔爆出轻微的噼啪声。
朱翊钧知道戚继光固执己见,便不再多言军事,转而问道。
“戚将军营中可有熟悉倭国情况的降人?”
戚继光闻言,神色稍缓。
“确有两人。叶宗满与王儒贤,曾随汪直到过九州岛。原本要充军边关,被末将与胡大人要来当向导。”
“哦?”
朱翊钧眼中带着兴趣。
“可否请来一见?”
“自然。”
戚继光起身,大步走出营帐。
不多时,两名男子被带入帐中。
一人瘦高如竹,面色冷峻;另一人圆胖似球,脸上堆满笑容。
戚继光简单介绍后便告退。
“朱大人有事相询,你们需知无不言。”
说完便离开了营帐。
朱翊钧打量着二人,瘦高的叶宗满目光闪烁,似有戒备。
肥胖的王儒贤则笑呵呵地搓着手,显得颇为热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