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双眼通红,额角青筋暴起。
“我儿李涞被那杨帆当街正法,此仇不报,我李家还有何颜面在大同立足?”
杨选端坐在主位上。
他年约五十,面容沉稳,眼中却藏着难以察觉的焦虑。”
李兄,稍安勿躁。此事牵一发而动全身,需从长计议。”
“从长计议?”
李宠冷笑一声。
“那杨帆不过是个小小的锦衣卫百户,仗着背后有人就敢在大同撒野!杨大人身为巡抚,难道还怕了他不成?”
吴瑛轻咳一声,这位面容精瘦的中年男子是严家在山西的代言人之一。”
李兄,杨大人自有考量。严阁老和罗大人早有交代,在俺答南下前,大同不能出乱子。”
“乱子?”
李宠怒极反笑。
“现在乱的是我李家的心!我儿尸骨未寒,你们却在这里谈什么大局?”
他环视众人,目光如刀。
“今日我李宠把话撂这儿,就算杨大人不同意,我也要那杨帆血债血偿!”
在座的几位豪族代表交换着眼色,既担心李宠的势力引发混乱,又不敢直接触怒这位失去爱子的父亲。
杨选叹了口气,起身走到李宠身旁,拍了拍他的肩膀。
“李兄,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眼下局势微妙,不如再等几日,待严世蕃公子的指示到了,我们再从长计议如何?”
“等?”
李宠甩开杨选的手。
“那杨帆已经和老卫军勾结,若他逃到右卫,我们如何向严阁老交代?依我看,不如先抓了杨帆,等俺答大军到时,割下他的人头交差!”
这番话让在座几人神色微动。
吴瑛捋着胡须,若有所思道。
“李兄所言不无道理。若让杨帆与卫军汇合,确实后患无穷。”
杨选见众人动摇,急忙道。
“诸位别忘了,严公子说过,要先搞臭杨帆的名声。如今他在百姓中声望颇高,被视为英雄人物。若不先毁其名声,贸然动手只会激起民愤。”
“名声?”
李宠嗤之以鼻。
“人都死了,还要什么名声?”
“李兄此言差矣。”
杨选正色道。
“杨帆若死得不明不白,百姓会如何看待?朝廷会如何反应?别忘了,他背后还有锦衣卫和司礼监。”
他顿了下。
“我已安排王妃娘娘出面,再等几日,待严公子的指示到了,我们必让杨帆身败名裂,那时再动手,名正言顺。”
李宠胸膛剧烈起伏,眼中怒火未消,却也知道杨选所言在理。
他重重地坐回椅子上,拳头攥得咯咯作响。
“好,我就再等三日。三日后若再无动作,休怪我李宠不讲情面!”
众人暗自松了口气,却又都明白,这不过是暴风雨前的短暂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