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只求速死 的前一句 > 第四百章 舌战群臣(第3页)

第四百章 舌战群臣(第3页)

齐泰待内官将奏疏呈递上去后,高声说道:“此事说来复杂,请殿下容臣细细说来。”

杨帆清查海贸走私案,将三省,尤其是福建省的官员抓了一大堆,或是处死,或是流放。

三省的官场格局与商场格局焕然一新,其中,以福建省的格局变化最大。

锦衣卫福建都司都指挥使纪纲到了那边后,开始了大刀阔斧地革新,组建锦衣卫衙门。

纪纲有能力有手段,锦衣卫组建没两个月便开始发挥作用,配合陆行行事。

齐泰一脸的正色,道:“根据三省监察御史,以及百姓送到京城的联名上书来看,如今福建的地方政务极度混乱,缺少合适的人才处理政务,这两个月,福建的粮价竟疯涨了三成,而除了粮价之外,福建的盐价也在疯涨,导致很多百姓吃不起盐,造成了不小的混乱。”

朱标的眸子微微眯起,看向户部尚书楼覃,道:“楼大人,你可知晓此事?”

楼覃微微颔首,道:“臣知晓,不过这些日子臣还在了解详细情况,准备有个章程之后再报之殿下,这不,齐大人就先说了。”

楼覃属于那种有一说一,只干实事不善于言辞的人,所以,楼覃说在准备章程出来,就肯定在准备,不是在找借口推脱责任。

朱标闻言喃喃说道:“粮食、食盐关乎百姓生死与三省稳定,不可不查。”

说着,朱标看向杨帆,准备让杨帆来清查此事,却听杨帆说道:“殿下,关于福建的情况,臣可以解释。”

什么?朱标微微一怔,齐泰也露出惊诧之色,琢磨杨帆这是在说大话,还是提前有准备?

谨身殿大学士严震直脸色严肃,提醒杨帆道:“杨大人,你可要想好了再说,不可因为推卸责任而信口胡言!”

杨帆瞥了严震直一眼,说道:“严大人放心,本官岂能无的放矢?这关于粮价一事,锦衣卫已经查清楚了,福建三省的粮价,一直很稳定,之所以出现粮价升高的情况,乃是因为有人在暗中囤积粮食,人为地推高粮价。”

“之前福建三省的粮食生意,由范星、冯唐等人联手掌控,范星、冯唐倒台之后,这粮食生意便落在了别人手中,如今暗中抬高粮价牟利的,乃是福建当地的商人刘戈、郑章等六个商人。”

“他们自认为做得隐蔽,以‘粮仓失火’、‘天灾’等理由减少粮食供应,别人便查不出来?锦衣卫已经拿到了他们勾结的书信往来,以及相关的账本,不日就将抵达京城!”

朱标的眼睛听得都亮了,他终于开始感受到,锦衣卫外放后带来的好处。

若是放在从前,这粮价升高的事情真要调查,还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马月。

朱标露出笑意,询问道:“那盐价提高又是为何?莫非,也是有人囤积?”

杨帆拱了拱手行礼,说道:“殿下英明,不过这群人囤积食盐手法更为高明,他们先以正常的价格购买盐,将市场上的盐供应大部分买下,再自己进行出售。”

实际上,这样的行为算是钻了律法的空子,属于正常的买卖行为,利用律法漏洞来牟利。

杨帆高声说道:“此事锦衣卫也已经查明了幕后主使,至于齐大人所说,福建政务混乱,这并非陆大人无能,而是需要一个时间来适应。”

“前后接替原本三省官员的新官员,有几百人,这么多的人员调动,这么多的事务要接洽,有混乱乃是正常的,我相信,陆大人会处理好。”

“不过,这里面也少不得本地的官员私下勾结,意图对抗朝廷指派官员,更有三省盐课提举司等对囤积食盐、大米等物资的商人的放纵,也许清查。”

朱标微微颔首,对杨帆说道:“此事就交给长安侯去查,需严查,严惩不贷绝不姑息!”

杨帆上朝,不仅解开了李景隆被攻击的困局,还再一次掀起了对福建三省的清查。

所谓“刮骨疗毒”,趁着东风将福建等三省的积弊革除越深,未来这三省的发展便会越快。

朱标也从这一次品尝到了拥有锦衣卫的好处,也就萌生了在其他各省设立锦衣卫的念头。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