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帆扶起他,目光落在那雕花锦盒上。
王汝贤会意,小心掀开盒盖。白色绸布包裹中,一颗经过石灰处理的人头赫然在目。
那人双目圆睁,须发戟张,虽死犹带着几分枭雄气概。
“大友宗麟?”
杨帆轻声问道。
王汝贤点头,又从怀中取出一封信。
“织田大人亲笔所书。”
信纸展开。
杨帆边读边挑眉。
“这织田信长,华文写得倒有几分王羲之的风骨。”
信中不提火枪,不提交易,只道感恩献策,承诺秋粮必至。
杨帆嘴角微翘——这是个聪明人。
“你亲自护送这人头进京。”
杨帆合上信笺。
“交给织田的遣唐使,就说。。。是倭国藩主献给大明的贡品。”
王汝贤领命而去。
杨帆站在湖边,看着锦盒被亲卫带走,水面倒映着他若有所思的脸。
大友宗麟的人头是个好筹码,但瓷器的事更迫在眉睫。
回到祠内,张居正正在整理文书。
杨帆直接道。
“明日启程去景德镇。”
数日后的大清早,京城内阁门外已是一片喧闹。
因严嵩官复原职,严家党羽纷纷现身,六部不少人前来恭贺。
值房外候着的官员们排成了长龙,个个脸上堆着谄媚的笑容,手里捧着精心准备的贺礼。
“严阁老复出,真是朝廷之福啊!”
“可不是,这半年来内阁少了严阁老坐镇,总觉得少了主心骨。”
“听说皇上亲自下旨召回的,可见圣眷依旧啊!”
议论声此起彼伏,几个严党骨干更是趾高气扬,仿佛自家主子回来,他们也能跟着水涨船高。
严嵩时隔半年再度端坐首辅值房,神色满意地环视这间阔别已久的屋子。
阳光透过窗棂洒进来,照在他保养得宜的脸上,映出一层淡淡的油光。
他轻轻抚摸着黄花梨木案几,指尖划过那些熟悉的纹路,嘴角微微上扬。
“来人。”
他轻唤一声,声音不大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一个青衣小吏立刻躬身进来。
“阁老有何吩咐?”
“去请徐阁老过来一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