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兄、郑兄,别来无恙!”
三人相视一笑,眼中皆有久别重逢的喜悦。郑钦环顾四周,不禁感叹。
“这捣杵山真是大变样了!记得上次来时,还只有几门土炮,如今竟成了铜墙铁壁!”
“这都是杨大人的谋划。”
林明国笑道。
“自去年那场海战后,大人就命我在此修筑炮台,为的就是今日。”
众人说笑间,杨帆已命人备好纸墨。
他提笔蘸墨,在宣纸上挥毫而就。
“大明国闽海水师提督杨帆,告历港大村纯忠。。。”
笔走龙蛇间,一份措辞严厉的最后通牒已然成形。
杨帆搁笔,将文书递给林明国。
“即刻派人送去,要大村纯忠亲自接收。”
俞大猷凑近一看,眉头微挑。
“杨兄,这。。。是不是太强硬了些?”
“强硬?”
杨帆冷笑一声。
“俞兄可知道,上月他们在泉州沿海又屠了一个村子?三百多口人,连婴孩都没放过!”
郑钦闻言,拳头捏得咯咯作响。
“这群畜生!”
“所以这不是战争,是缉拿罪犯。”
杨帆目光如冰。
“我给他们两个时辰。若不自首,就别怪我不客气了。”
林明国当即派出一艘快船,载着通牒驶向历港。
众人站在炮台上,目送小船渐行渐远,最终消失在岛屿的阴影中。
等待的时间里,俞大猷忍不住问道。
“杨兄,你提到的定倭寇名分,究竟是何意?”
杨帆望向海天交界处,缓缓道。
“倭寇之所以猖獗,就是因为我们一直将他们视为外敌。但事实上,他们中不少都是沿海的败类,勾结外寇残害同胞。我要做的,就是将他们明确定义为罪犯,而非敌军。”
“这有何区别?”
林明国不解。
“区别大了。”
杨帆转身,目光灼灼。
“若是战争,就要讲究战场规矩;若是缉拿罪犯,那就可以用些。。。特殊手段。”
他说着,嘴角勾起冷峻的弧度。
俞大猷和林明国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疑惑与期待。
两个时辰过去,历港方向依旧静悄悄,毫无回应。
“看来他们是敬酒不吃吃罚酒了。”
杨帆冷哼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