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宗宪脸色一变。
“大人的意思是。。。有内奸?”
朱翊钧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问道。
“胡公可记得那个叫吴平的汉奸?”
“记得,此人狡猾多端,曾是汪直心腹。”
“我怀疑。。。”
朱翊钧话未说完,一名亲兵匆匆跑来。
“二位大人!抓到几个倭寇探子,他们招供说。。。说吴平已经暗中投降了严。。。”
胡宗宪和朱翊钧同时变色。
“果然如此。”
朱翊钧冷笑。
“严嵩这是要借倭寇之手。。。”
胡宗宪握紧拳头,指节发白。
“下官一直以为严阁老只是贪财,没想到竟敢通敌。。。”
“胡公。”
朱翊钧沉声道。
“此事关系重大,需从长计议。眼下当务之急是肃清内奸,重整防务。”
胡宗宪深深一揖。
“全凭大人做主。”
“张翰、刘应节果然与众不同。”
朱翊钧轻声道。
“这时候还记得。。。”
校场上,最后一门铁菩萨炮刚刚完成试射。
炮口余烟未散,远处标靶已被轰得粉碎。
胡宗宪站在炮身侧后方,双手微微颤抖地抚摸着尚有余温的炮管,眼中带着难以置信的光芒。
“这射程。。。足有佛郎机炮两倍不止!”
朱翊钧负手而立,玄色官袍被晚风吹得猎猎作响。
“胡部堂好眼力。此炮用精铁铸造,炮管加厚三成,装药量增加五成,射程自然不同。”
“造价几何?”
胡宗宪敏锐地抓住关键。
“一门炮需银八百两。”
朱翊钧伸出三根手指。
“火药局眼下月产不过八门,待模具定型后,年产量可突破五百。”
胡宗宪突然转身,郑重其事地长揖到地。
“朱大人真乃国之栋梁!有此利器,沿海倭患何愁不平?”
朱翊钧连忙扶起这位抗倭名将。
“部堂言重了。不过。。。”
他目光转向校场另一端正在操练的火枪队。
“光有火炮还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