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船身的晃动都让他的思绪更加清醒。
“大人,您还没睡?”
随行的侍卫在舱门外低声询问。
“睡不着。”
朱翊钧坐起身来,推开舱门走到甲板上。
海风扑面而来,带着咸腥的气息。
远处,金山卫的灯火在夜色中若隐若现。
侍卫递上一件外袍。
“夜露寒重,大人保重身体。”
朱翊钧披上外衣,目光投向漆黑的海面。
他的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船舷,脑海中不断回放着这些日子看到的景象——
沿海那些新兴的小作坊,工人们日夜不停地赶制丝绸、瓷器。
港口边,私商们鬼鬼祟祟地交易;更远处,历港的炮台森然矗立,控制着整片海域的贸易。
“大人可是在忧心贸易之事?”
吕坤不知何时已站在他身后,手里捧着两杯热茶。
朱翊钧接过茶杯,热气在夜风中迅速消散。
“吕卿知我。
这贸易之事,如鲠在喉啊。”
吕坤啜了一口茶。
“历港模式确实弊端丛生。强买强卖,暴力垄断,长此以往,国将不国。”
“问题在于,我们明知其害,却难以一刀切断。”
朱翊钧的手指在茶杯上收紧。
“每次集市带来的白银,足够养活半个江南的织户。若贸然禁止,百姓生计何以为继?”
海浪拍打着船身,发出沉闷的声响。
朱翊钧突然转身,眼中带着锐光。
“我想到了一个法子——建立进出口区。”
吕坤眉头一挑。
“大人的意思是?”
“将所有贸易纳入朝廷监管,在指定区域进行。”
朱翊钧语速加快,仿佛思路越来越清晰。
“散户买卖价格以织造局大宗价格为基准,允许适当浮动,但绝不允许历港那种强买强卖的行为。”
吕坤沉思片刻。
“这确实比现在的混乱局面要好。但历港背后的势力不会轻易放手。”
“所以要依靠法律。”
朱翊钧的声音低沉而坚定。
“用律法规范贸易,总比让少数人用枪炮控制市场要稳定得多。”
夜空中,一颗流星划过。
朱翊钧仰头望着,忽然叹了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