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水浒传中王伦的结局 > 第256章 梁山首相制(第1页)

第256章 梁山首相制(第1页)

儒家的第六个特点就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环境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我们可以接受你的观点不同,也可以接受你的思想不同,只要不对我对社会产生危害,我们还能求同存异,尊重你自己的选择。

这个从我们后世国家对世界对异国的态度就可以看出来,我们是君子之国,尽管我们有着主义上的先天敌对,但是我们依旧尊重别人的发展路线和别人的选择,我们可不会说对方没有资格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也不觉得跟自己不一样就是异端。

所以王伦的新学中,语文课依旧是以儒家为主,加上各个朝代的经典著作汇聚而成,而且以后因为没有英语要学了,语文和数学的学习会更加的深入,甚至君子六艺的教育也会回到课堂上。

到时候礼还是要学的,乐也是传统乐器为主,射这一门课改为学习火枪射击,御这一门改为骑马技术,书也会改为学习百家经典、数学嘛,继续深入学习就好。

之所以王伦要先确定以后的国家思想,也是为了奠定以后的治国之根基,还有制度的根基,这些东西都是来自于思想的确立。

确立了思想接下来就是确立制度了,首先梁山现在的制度是军政财监督西部分相互分开的制度。

军队这一块暂时不用怎么改,这是王伦的心血所在,从一开始就是一点点搭建出来的框架,至少王伦自己用的时候感觉还是很好用的。

但是政部这边就需要改动了,原本梁山的制度是模仿大宋,只不过在大宋的基础上加了几个部,把一些部的责权进行了重新规划,实际上大的框架还是没有变的。

这不是王伦想要的,王伦可不想自己以后的人生都埋进奏章里,每天熬夜到十二点去批阅奏章啥的,但是要是全部放权,放给谁怎么放又是一个问题。

而且从唐朝的牛李党争开始,一首到大宋乃至后面的大明满清,党争一首都是一个封建王朝绕不开的话题,王伦感觉就算自己拉起一个朝廷,这种情况也无法避免,如果无法避免,那就摆在明面上,不能让党争耽误国家大事。

首先王伦想使用的制度就是首相负责制,也就是王伦每五年指定一个首相,然后由这个首相处理各种政事,除非一些重大事项,一般的事务都由首相处置。

当然了如果出现问题,或者民怨沸腾什么的,王伦也不用下什么罪己诏,全部由首相来承担这个过失,王伦只需要换掉这个首相就行了。

而为了限制首相的权利,王伦必须要把立法权拿出来,还有就是财权和监督权都要单独拿出来。首相不能涉及军权,不能调动军队,王伦要保证军队的绝对忠诚。

然后省部级别的高官任命和罢黜都需要王伦亲自拍板才能决定。

简单来说就是干活你去,出了问题你背锅,皇帝只负责找一个合适的人就行了。这也能很大程度上避免后世皇帝的愚蠢导致国家的动荡。

不过这个大胆的制度前无古人,很多地方还需要设计好,同时又要打好补丁。

首相除了要完成自己的工作之外,还要根据王伦五年规划进行执行,还有每年的年终总结和新一年的财政预算压着,首相也搞不出什么幺蛾子,而且首相最长任期不得超过两届,避免出现一家把持朝政独大的局面。

而后面的财部王伦想把这个升级成为梁山的国家公司,以后更多的行业都将由他们涉足开发,还有各种科技研发任务,不方便以国家的名义下任务的,都由他们搞,相当于梁山的国有经济。

根据后世的经验,国有经济干得好,那收入可比税收强多了,而且王伦想要实现科技的跨越式发展,不搞一个国有经济体系是不行的,指望资本家的主管能动性,哪有举国体制来的有效率。

不过还是那句话,王伦不想自己那么累,搞个国有经济体可以,但是让他一个个的管理公司不行,而且这里面很多公司例如矿山,他们的工人都在很远的地方,很容易就出现工厂里面吃喝拉撒都管,生老病死都包的现象,那不就成为一个小社会了。

所以王伦希望有这个东西,但是也要有一条制度管理他们,至少不能跟以前一样,派朱贵李应他们兼职就干了。

最后就是监督了,监督的活以后肯定要比现在更加加强,一个是为了防止下面的人乱来,二也是防止上面的人乱来。

算下来,就算成立一个首先负责的总理衙门,王伦要干的事情依旧不少,军队要管,立法要管,首相的事情也要管一部分,还有财部的事情要管,监督的事情要管,王伦以后还想搞个统计也要王伦自己管。

当然这也比每天被奏章海埋起来要好得多了,剩下的这些又都不是能轻易丢的,尤其是军队,那绝对是不能假手于人的,只要有军队在,以后内阁等等那还不是想换就换。

王伦把总体的框架说了一下,几个人都感觉到新奇,同时对于首相这个位置又充满了期待,王伦任命的这个首相,那可比历朝历代的丞相权利都大,虽然只能干十年,但对于一个文人来说,有十年的时间领导一个国家,展现自己的思想抱负,这己经是非常难得的事情了。

以前丞相还要在朝堂勾心斗角,现在按照王伦这个,只要你成为首相,就可以立刻撤换内阁各部的部长,按照你的喜好安排合适的人担任职务。

这就极大的避免了党政的危害,到时候内阁之中都是你的党羽,你要是再干不好,也怨不得别人了。

皇帝只需要注意平衡,例如这一届是这一党当政,为了平衡,下一届就换一个,或者找那些不是奔着党争来的官员,你干得好可以干两届,你干不好,一届也给你换了,甚至干的实在不行干不满一届也不是不能换,总之一切还是皇帝说了算,为啥还怕首相乱来?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