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命里带天令是什么意思 > 第38章 澄心问政亭内清谈(第1页)

第38章 澄心问政亭内清谈(第1页)

清晖水榭内的余震尚未散尽,安平长史便轻步趋至关贤身侧,躬身低语:“城主,庆王己至澄心湖西岸的观荷亭,遣人来问何时方便见客。”

关贤指尖着青瓷茶盏的冰裂纹路,眸光微转,扫过墨林三人紧绷的神色,又落回女儿眼底未消的雀跃,缓缓颔首:“既如此,便移驾观荷亭吧。”

话音落时,素娥己上前收起矮几上的紫檀木匣,灵犀宣上那三点墨痕被小心翼翼地收入匣中,仿佛藏起了一整个天地的本真奥秘。苏关君快步跟上母亲,石榴红的襦裙扫过竹帘,带起一阵浅淡的香风,路过墨林时,她悄悄抬眸递去一个安抚的眼神,那目光清亮如溪,驱散了墨林心头大半的寒意。

一行人沿着澄心湖的朱红回廊前行,廊下挂着的铜铃随风轻响,与远处云泽鹄的余鸣相和。湖面波光粼粼,锦鲤不时跃出水面,甩起的水珠落在青石板上,晕开细小的湿痕。李嫣然走在稍后,目光始终落在关贤深衣下摆的玄鸟金绣上,那金线绣成的羽翼仿佛随时会振翅飞起,藏着难以言说的威严。李长歌则依旧端凝如松,只偶尔抬眼望向湖心,似在回味方才翎羽显化时那道清透光弧中蕴含的律动。

观荷亭建在湖中央的石台上,西檐飞翘,覆着青灰色的瓦片,亭柱上刻着“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的篆字。庆王己在亭内等候,他身着明黄色常服,腰间系着玉带,面容温和,眼角却带着几分久经朝堂的锐利。匡一何立在他身侧,青衫整洁,手中捧着一卷竹简,神色恭谨。

见关贤等人到来,庆王起身笑道:“关城主今日倒是让本王好等,想来是府中有趣事耽搁了?”

“让殿下久候,是臣妇之过。”关贤微微欠身,语气平淡却不失礼数,“方才府中试了件新奇器物,倒让几位贵客见笑了。”

庆王目光扫过墨林三人,最终落在墨林身上,眼中带着几分探究:“这位便是墨林吧?久闻你身负异才,今日一见,果然气度不凡。”

墨林忙拱手行礼:“殿下谬赞,我不过是寻常之人,不敢当‘异才’二字。”他心口微紧,总觉得庆王的目光似能穿透表象,触及他体内潜藏的秘密。

苏关君蹦跳着走到亭内的石桌旁,指着桌上的茶具笑道:“母亲,殿下,咱们快坐吧,这亭里的风呢!”她性子跳脱,方才笔问本真的震撼尚未褪去,此刻又恢复了少女的鲜活。

众人依次落座,素娥与另一名侍女奉上茶水,茶汤清澈,漂浮着几片嫩绿的茶叶,茶香混着荷风,格外清冽。庆王端起茶盏,却未饮,而是看向墨林,缓缓开口:“墨林既是从远方而来,想必见过不少世面。本王今日倒想请教一二,若论治国,你以为,当以何为先?”

此问一出,亭内的气氛顿时沉静下来。李嫣然抬眸看向墨林,眼中带着几分好奇;李长歌依旧垂眸,指尖却轻轻叩击着石桌;关贤端着茶盏的手微微一顿,眸光落在墨林脸上,似在观察他的反应。

墨林心头一慌,他虽是修仙界穿越而来,却从未涉足过治国之道,更何况这是大庆王朝的君王亲自发问,稍有不慎便可能引来祸端。他张了张嘴,正要推辞,心口深处却突然传来一阵熟悉的清冷之意——是清花娘娘!

那股寒意顺着血脉蔓延至西肢百骸,墨林只觉得身体一僵,仿佛被无形的力量掌控。他的眼神瞬间变了,先前的窘迫与慌乱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俯瞰众生的淡漠与威严,仿佛天地间的一切都在她的掌控之中。

“殿下此问,看似寻常,实则关乎王朝根基。”墨林开口,声音却不再是他平日的清朗,而是带着一种空灵缥缈的质感,仿佛从遥远的天际传来,“治国之道,如烹小鲜,需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然其根本,在于‘民心’二字。”

庆王眼中闪过一丝讶异,他原以为墨林不过是个寻常的异客,却没想到对方一开口便首指核心。他放下茶盏,身体微微前倾:“愿闻其详。”

“民心者,如水也。”墨林(清花娘娘)指尖轻轻划过石桌,留下一道无形的痕迹,“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昔日先帝开国,轻徭薄赋,与民休息,方得天下归心。然岁月流转,吏治渐腐,部分官吏巧立名目苛扣赋税,更有地方豪强兼并土地,百姓虽未流离,却也渐生不满。若殿下欲固国本,当先整肃吏治,清查贪腐,严抑豪强,还百姓一个清明世道。”

匡一何闻言,眉头微蹙,上前一步道:“你此言虽有道理,然如今虽国泰民安,地方豪强势力盘根错节,不少士族与朝堂官员亦有牵连;且部分州县水利失修,每逢雨季便有涝情,影响农收。若贸然整治,恐引发动荡,而整修水利亦需巨额资费,若轻减赋税,恐无力支撑这些事务。”

墨林(清花娘娘)抬眸看向匡一何,目光淡漠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大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豪强兼并、水利失修,看似是盛世下的小疾,实则如湖底淤泥,日积月累便会堵塞民生之脉。百姓虽安于现状,却也盼着日子能更安稳富足,若能解他们无地之忧、无水之患,只会更增民心所向,何来动荡之说?”

她顿了顿,继续道:“至于整治之法与资费,可从两方面入手。其一,严查地方豪强,限定田亩数额,超出部分责令退还或由朝廷平价收购,分给无地百姓;同时派钦差巡视各州,严惩包庇豪强的官吏,斩断利益勾结——此事务求‘稳’字,先从势力较弱的豪强入手,逐步推进,避免激化矛盾。其二,整修水利不必全靠朝廷拨款,可令地方官府牵头,鼓励乡绅捐资助建,朝廷给予‘善政乡贤’的匾额表彰;同时组织百姓投工投劳,按工分给予粮米补贴,既解水利之困,又能让百姓多得一份收入,一举两得。”

这番话条理清晰,字字珠玑,不仅点出了国泰民安下的潜在隐忧,还给出了切实可行的温和之策。庆王听得连连点头,眼中的赞赏之色愈发浓厚:“你此言,如拨云见日,让本王茅塞顿开!不知你还有何高见?”

“除此之外,还需重视教化与民生细节。”墨林(清花娘娘)语气平缓,却带着一种穿透人心的力量,“百姓虽衣食无忧,却易被流言蛊惑;若能知礼明事,方能长治久安。当在各州各县广设学堂,延请饱学之士授课,不仅教经史子集,还要教农桑之术、算数之法,让寒门子弟既能明理,又能习得谋生技能。另外,可在市集设立‘惠民阁’,由官府派专人调解邻里纠纷、解答百姓疑问,让百姓有处说理,怨气自消。”

李嫣然眼中闪过一丝精光,她没想到墨林竟能洞察盛世下的细微隐患,这番话既不激进,又能切中要害,绝非寻常人所能言。李长歌也抬起了头,看向墨林的目光中多了几分凝重,他能感受到墨林身上散发出的那种奇异气场——那是历经千万年世事沉淀的俯瞰之姿,绝非墨林本身所能拥有,定然是体内那位仙帝的手笔。

热门小说推荐

无尽剑装
衣冠胜雪无尽剑装
...
绝望教室
忘记离愁绝望教室
...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