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80后的一生 > 第43章 食品安全(第1页)

第43章 食品安全(第1页)

上一章的上海光明牛奶超前日期事件,首至今日时常让我久久不能忘怀。

食品首接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因此食品行业从业者必须将消费者的健康放在首位,严格遵守食品安全标准和法律法规,确保食品的质量和安全。这就要求企业和从业者在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包装运输等各个环节都要秉持良心,不使用劣质、有害的原材料,不添加非法添加剂,不进行虚假宣传等。只有这样,才能赢得消费者的信任,维护行业的健康发展。

许多食品企业也将良心和道德作为企业文化的核心。例如,西安老字号志宽食品将企业文化总结为“正心、正业和正品”,强调食品行业是良心和道德的行业。然进食品创始人黄进忠也表示,做食品看得见的地方要用心,看不见的地方要用良心。

记得之前南京的西善桥雨润厂区附近有一个巨幅的广告牌,上面写着“食品行业,就是道德行业”,强调了食品行业从业者应具备高度的道德责任感和诚信意识,对此我深表赞同。

雨润控股集团,是一家集食品、地产、商业等产业于一体的民营企业集团。

1993年,祝义财在南京创立南京雨润肉食品有限公司。

1997年,雨润出资收购南京罐头食品厂,首开中国民营企业收购国有企业的先河。

2005年,雨润食品在香港联交所上市。2011年,雨润集团正式成立。2021年,雨润控股管理人向南京中级人民法院提交申请,将地华实业等七十七家公司合并入雨润控股重整案。

2022年,雨润控股集团与上海麦金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雨润食品是中国最大的肉制品生产企业之一,产品包括冷鲜肉、冷冻肉、低温肉制品和高温肉制品等,拥有“雨润”“福润”“哈肉联”等8大品牌。

雨润地产始创于2002年,曾在全国多地进行房地产项目开发。

雨润旗下的中央商场是一家以百货零售业及房地产开发为主业的上市公司,在全国多个城市拥有门店。

2023年,雨润食品总营收为14。11亿港元,同比下滑29。10%,净利润税后亏损约为2。01亿港元。不过,雨润食品在调整产品结构,推出了好吃星球、雨润精选、雨润PRO等创新品牌,发力C端市场。

雨润创始人祝义财,1964年出生,安徽省桐城市人,雨润控股集团董事长、民进会员。

1989年,祝义财从合肥工业大学毕业后下海经商,1993年1月,与妻子一起创办了南京雨润肉食品有限公司。1996年,雨润收购国有企业南京罐头厂,祝义财成为江苏省首个收购国企的民营企业家。2005年,他推动雨润食品在香港联交所上市。2009年,祝义才通过在二级市场举牌收购,成功入主中央商场,成为控股股东。

2001年,祝义才首次入选《福布斯》杂志中国百富排行榜,列第53位。2014年胡润百富中国富豪排行榜上,祝义财夫妇财富己增长至315亿元。

2015年3月23日,祝义财被检察机关执行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强制措施,2019年1月22日,祝义财家属通知其己回到家中。2021年,祝义财签下对赌协议,承诺在5年内,即2026年,雨润集团净利润达到50亿元。

“食品行业,就是道德行业”这句话,其实也在变相地暗指当时整个食品行业的乱象丛生和监管不力。

2000年12月15日,金华市卫生防疫站在金华市区五里牌楼农贸市场内查获1500公斤的“毒瓜子”。这些西瓜子在生产中掺了矿物油,同时福建、河南、广东、南京等地也发现了“毒瓜子”。

2000年6月26日到7月10日,日本关西地区共有1。4万人由于饮用日本雪印乳制食品公司生产的低脂牛奶而中毒发病,出现不同程度的上吐下泻现象,一名84岁的老太太因此去世。经调查,问题牛奶的起因是生产牛奶的脱脂奶粉受到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原因是雪印公司大树工厂突然停电三个小时,造成加热生产线上的牛奶繁殖了大量毒菌。

2005年香港食物环境卫生署报告显示,“鹰金钱”牌金奖豆豉鲮鱼和甘竹牌豆豉鲮鱼等三个食物样本被查出含有致癌物“孔雀石绿”。

2006年11月12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报道,北京市场上一些打着白洋淀“红心”旗号的鸭蛋,是因为鸭子吃了添加“红药”的饲料,经检测,这些鸭蛋含有致癌性的工业染料苏丹红Ⅳ号。

2008年三鹿“三聚氰胺奶粉”事件:2008年,全国各地陆续收治婴儿泌尿系统结石患者多达1000余人,经卫生部调查证实,这是由于三鹿集团生产的婴幼儿配方奶粉受三聚氰胺污染所致。此次事件导致6名婴孩死亡,逾30万儿童患病。

2008年8月,人造“新鲜红枣”流入乌鲁木齐市场。这些红枣是通过在铁锅里用酱油染色,再放入加入大量糖精钠和甜蜜素的水池中浸泡制成,过量食用会造成血小板减少等危害。

2010年3月19日,地沟油调查负责人武汉工业学院教授何东平召开新闻发布会,称我国每年返回餐桌的地沟油有200至300万吨,地沟油中的黄曲霉素强烈致癌,毒过砒霜100倍。

2010年12月23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曝光昌黎县“昌黎野力葡萄酿酒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涉嫌制售假冒伪劣葡萄酒。野力、嘉华、丘比特等3家企业存在制售假冒伪劣产品行为,先后生产81481件和50大瓶、50大桶、29。02吨假冒伪劣葡萄酒。

2011年双汇“瘦肉精”事件:央视3·15晚会曝光宣称“十八道检验、十八个放心”的双汇集团并不检验“瘦肉精”,并且在生猪收购中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在河南全省共排查5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场近6万个,被河南省有关部门控制,刑拘、立案侦查的人员高达68人。

2013年“毒生姜”事件:这一年中国部分地区的生姜被检测出含有剧毒农药,引发了公众对食品安全的担忧。

2013年“地沟油”事件:这是一起由摄入受地沟油污染的食品引起的健康危害事件,涉及多个省市和企业。地沟油是指从下水道、餐馆或家庭排放的废弃油脂中提炼出来的劣质食用油,含有大量有害物质。据估计,在此之前中国每年有200万吨地沟油流入市场,占食用油总量的10%左右。

2014年“过期肉”事件:该事件由上海市龙祥食品有限公司提供给麦当劳、肯德基、必胜客等快餐连锁店的过期肉制品被曝光而引发。龙祥食品被指掺假、改标签、使用过期原料等违法行为,影响了中国多个城市和香港地区。

2015年“僵尸肉”事件:这一年中国海关查获了一批走私冻肉,这些肉被称为“僵尸肉”,因为它们可能己经储存了数十年。

2016年外卖平台黑心作坊事件:2016年,外卖平台被曝光存在黑心作坊,这些作坊卫生条件恶劣,食品加工过程不规范,给消费者的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

2020年硫磺熏八角事件:广西南宁存在用硫磺熏八角保鲜的情况,市面上的八角二氧化硫残留量超原国标16倍。

2022年土坑酸菜事件:央视“3·15”晚会曝光湖南插旗菜业将黑心土坑酸菜提供给康师傅生产老坛酸菜牛肉面,其生产的土坑酸菜菌落数超标,工人赤脚踩在菜上还混有烟头等杂质。

2023年假泰国香米事件:央视“3·15”晚会曝光有企业生产假“泰国香米”,涉事商家在普通大米生产过程中人工加入香精,使其具有香米风味。

2023年鼠头鸭脖事件: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一名学生在该校食堂用餐时吃到老鼠头,事后调查认定异物确系鼠头。

2024年油罐车混用事件:油罐车在未经彻底清洗的情况下从运输煤制油等化工类液体转而装运食用油,可能导致食用油遭受化工残留物的污染。

2025年福建漳州锅边糊店非法使用复方甘草片事件:2025年5月,福建省漳州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公安机关对陈某顺经营的锅边糊店铺进行检查,发现其将使用400粒“复方甘草片”加工的肉制品卤料加入锅边糊中对外销售,销售额达100余万元,经检验,卤水、卤大肠等5个样品含有吗啡、可待因、蒂巴因成分。

2025年广东湛江“保水虾仁”案:2025年3月,媒体曝光湛江4家冷冻虾仁企业为“增重牟利”,在生产环节超限量添加磷酸盐等水分保持剂,同时虚假标注“零添加”。市场监管部门依法没收违法所得,处罚款749。43万元、吊销4家企业食品生产许可证,且五年内不得重新申请。

2025年南京盒马猕猴桃膨大剂超标事件:2025年5月13日,南京市江宁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布的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公告显示,南京盒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第九分公司销售的即食绿心猕猴桃,氯吡脲含量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氯吡脲也就是民间俗称的“膨大剂”,长期大量摄入含有超量氯吡脲的农产品,可能影响人体内分泌系统、损害肝肾功能等。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