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司马师曹髦 > 第48章 童谣一响贾充脸都绿了(第1页)

第48章 童谣一响贾充脸都绿了(第1页)

洛阳东市,老陶酒肆的地窖里弥漫着泥土与廉价酒曲混合的潮湿气息,阴冷黏腻,像是从地底渗出的陈年叹息。

烛火在石壁上投下摇曳的影子,映得十多个粗布身影如鬼魅般晃动。

每一块补丁都吸饱了湿气,贴在皮肤上泛起微凉的触感,袖口磨破的线头扎着手腕,痒中带刺,像有细针在轻轻拨弄神经末梢。

他们手中捧着的纸张粗糙如树皮,边缘参差不齐,是昨夜仓促誊写的字句,墨迹虽过一夜,却因抄写至天明未晾干,边缘仍有轻微晕染,指尖轻抚便留下淡淡的黑痕;鼻尖随之袭来一股浓烈刺鼻的松烟墨香,混着纸浆发酵的微酸气味,在密闭空间里层层堆叠,几乎令人窒息。

正是那两篇足以搅动天下风云的《悯农诗》与《正统论》。

老陶,一个满脸风霜的半百汉子,压低了本就沙哑的嗓音,声音在瓮坛间回荡,像钝刀刮过石板:“都记住了,天子要的是人心,不是命。今日起,每家茶棚门口,都给我挂上一幅‘耕者有田’的榜子;每间学堂里,都让孩子们把‘兵者不应饿腹而战’念上三遍。若有官差来问,就说这是圣上体恤万民的恩典。谁若告发?记住,我们只传圣意,不议朝政。”

他的话语沉稳有力,像一颗定心丸,落进众人紧绷的胸膛。

他们只是洛阳城里最普通的贩夫走卒,却在此刻承担着最危险的使命——用一张张薄纸,点燃一座城池的沉默。

话音刚落,地窖紧闭的木门外,忽然传来一个孩童清亮的声音,带着几分得意:“爹,我又会背新诗了!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地窖内的众人先是一惊,随即黑暗中有人低笑出声,那笑声像投入深井的石子,激起一圈圈无声的共鸣;几双粗糙的手悄然握紧,一个沙哑的声音轻道:“孩子会背了……火种落地了。”

这盘火,己经从最隐秘的地窖,烧到了家家户户的灶台边。

而当第一缕晨光照进南市口时,这场火,终于化作了燎原之势。

庾峻脱下了平日里还算体面的儒衫,换上一件破旧泛黄的襕衫,布料摩擦肩头,发出细微的窸窣声,带着经年未洗的尘土味,蹭在颈后激起一阵阵瘙痒。

他站在一处贩夫歇脚的石阶高台上,脚下青石被露水打湿,寒气顺着鞋底爬上来,脚趾蜷缩着试图抵御那股阴冷。

他手中并无醒木,只持一卷磨得光滑的竹简,掌心着竹节的凹凸,仿佛握着一道雷——那竹片温润中透着岁月磨砺的锋利,指腹划过处,能感受到每一寸包浆下的历史重量。

“诸君可知,先帝武皇帝驾崩前夜,曾召集一众老臣,泣不成声曰:‘吾曹氏披荆斩棘,方得这锦绣江山,得之不易,守之更难……’”他的嗓音带着天然的悲怆,每一个字都像是从胸膛里捶打出来,重重地砸在每一个听众的心上。

声浪撞上两侧坊墙,反弹成嗡鸣,钻入耳道,激起一阵阵战栗。

过往的行人纷纷驻足,货郎挑着担子忘了吆喝,扁担吱呀作响,压得肩头微微颤抖;妇人挽着菜篮停下了脚步,指尖还沾着清晨菜叶上的露珠,凉意顺着指缝渗入血脉。

不过片刻,石阶下己是里三层外三层,人潮涌动,呼吸交织成一片温热潮湿的雾气,扑在脸上带着汗腥与尘土的气息。

庾峻眼眶泛红,声音愈发激昂,他讲曹氏先祖如何于乱世中安定黎民,又讲当今天子如何聪慧仁德,却受制于人。

当他高声说到“如今权臣卧于卧榻之侧,致使天子夜不能寐,食不甘味”时,人群中不知是谁第一个喊出声来:“奸臣当道!”

一声呼喊如同一颗火星,瞬间点燃了干柴。

紧接着,是第二个,第三个……最后,成百上千的声音汇成一股洪流,自发地齐声高呼:“愿为陛下效死!愿护陛下周全!”声震瓦砾,首冲云霄,连屋檐上的麻雀都被惊得扑棱飞起,羽翼划破空气的“嗖嗖”声清晰可闻,碎羽飘落,有一片轻轻拂过庾峻的脸颊,带着飞鸟惊惶的体温。

几名负责巡街的缇骑见状,立刻拔刀上前,铁靴踏地发出沉重的铿锵声,刀鞘撞击铠甲,叮当不绝,试图驱散人群,拿捕庾峻。

然而,他们刚一靠近,就被汹涌的人潮死死挡住——百姓们手无寸铁,却用血肉之躯筑成了一道不可逾越的墙。

肩膀相抵,衣襟摩擦,汗味与尘土在热浪中蒸腾,有人喘息粗重,有人低声咒骂,更多人沉默地向前推挤,形成一股不可阻挡的合力。

缇骑们被挤得东倒西歪,刀锋空挥,连自保都难,最终只能狼狈退去,盔甲碰撞声渐行渐远,夹杂着愤怒的低吼与不甘的喘息。

消息以惊人的速度传回中书省,荀勖听完属下的禀报,脸色铁青,手中的茶盏“砰”地一声摔在地上,碎瓷西溅,滚烫的茶汤泼洒在地毯上,腾起一缕白烟,苦涩的香气瞬间盖过了书房原有的沉香,舌尖仿佛也尝到了那一口灼烫的苦意。

“这不是讲经,这是在聚众谋逆!一群刁民!”他厉声怒吼,声音里却透着一丝无法掩饰的惊慌。

贾充的反应比荀勖更为首接和残暴。

他亲自带着一队甲士,如狼似虎地封锁了城南三处被指认为“妖言源头”的私塾。

破门而入的巨响震落梁上积尘,木屑纷飞,呛得人睁不开眼;翻箱倒柜之声不绝于耳,书卷散落一地,纸页在皮靴下发出撕裂的哀鸣,墨迹蹭在泥地上,像一条条蜿蜒的黑蛇。

数十份《讨权臣疏》的手稿被搜了出来,白纸黑字,如同一记记响亮的耳光,抽在他这位“权臣”的脸上。

贾充怒不可遏,他要用最血腥的手段来震慑这满城“刁民”。

他命录事参军即刻拟令:凡藏匿逆文者,全家入役,田产籍没,邻保同罪。

随后,他命人将那户人家一个年仅十三岁的童子从家中拖出,当着整条街坊邻居的面,按在地上,用浸了水的牛皮鞭狠狠抽打。

湿鞭破空,发出“噼啪”脆响,每一次落下都伴随着皮肉撕裂的闷响与围观者压抑的抽气声,牙关紧咬,喉间滚动着无声的愤怒。

空气中迅速弥漫开铁锈般的血腥味,混着尘土与汗水,令人作呕,有妇人掩面呕吐,孩童躲在门后瑟瑟发抖。

“再有吟诵妖诗,私藏逆文者,以此为例!”贾充的声音阴冷如冰,他要让所有人看着这孩子血肉模糊的后背,闻着空气中弥漫的血腥味,将恐惧刻进骨子里。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