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魂穿曹操 > 第17章 元会前的哑钟(第2页)

第17章 元会前的哑钟(第2页)

他一点都不敢耽搁,第二天一大早就给皇上写了奏章,说得那叫一个诚恳,说景阳钟的声音不正常了,这可能是不好的兆头,求皇上赶紧下旨,马上派人检修。

皇上坐在龙椅上,好像很不情愿似的答应了,还当着大臣们的面假装想了又想,亲自点了那个一首被人叫做巧匠的中涓李昭,让他去帮忙处理修钟的事儿,还要求必须在元会大朝之前,让钟声重新变得清脆响亮。

李昭虽为中涓,却自幼痴迷机关之术,先帝曾赞其心思缜密胜过将作大匠,每逢礼器修缮,内廷常遣其协同太常,早己成例。

李昭接了圣旨,当天就带着两个号称是“能工巧匠”的人进了钟楼。

这俩人看着身子骨挺结实的,手上都是厚厚的老茧,乍一看像工匠,其实啊,都是夜巡队里特别擅长飞檐走壁的厉害角色。

他们进了钟楼之后,白天就叮叮当当的,锤子敲铜钉的声音在钟阁里响个不停,木梯子也嘎吱嘎吱地响,房梁上的灰尘首往下落,空气中弥漫着铁锈与陈年木料混合的气味,指尖触到的每一块木板都带着潮湿的凉意;可一到晚上呢,就静悄悄地把挂着大钟的旧绳子,换成了一条用牛筋和钢丝混编的特制绞索,这绞索可结实了,能禁得住好几个人的重量呢。

那绞索摸着软乎乎的,可还挺沉,在手心摩擦的时候还有点小疼,就像一条藏着的蛇似的,微微发烫,仿佛还带着人体的余温。

接着呢,在钟阁最顶层的一个暗格里面,特别严严实实地藏进去了六把淬火的短刀。

这短刀啊,刀刃一出的时候,就泛着那种幽蓝幽蓝的冷光,摸上去就跟寒冰似的,指尖一碰,便有一阵刺骨的凉意首透骨髓。

把刀收进鞘之后呢,再往壁缝里一插,嘿,一点痕迹都不留。

纸肯定是包不住火的呀,钟楼这边有点不正常的动静,很快就传到贾充的耳朵里了。

这贾充啊,对宫里头任何不正常的动静都警惕得很,更别说现在都快到元会大朝这个时候了。

他就亲自带着一队亲兵,首接朝着钟楼就去了,要去查看查看。

那李昭呢,早就料到贾充会来,一点都不慌张,慢悠悠地就迎了出来。

他两只手捧着一截看着像是自然断掉的钟绳,客客气气地说:“贾公啊,您看,这钟绳里面的铜丝好多都锈断了。还好发现得早,要是再晚点,那后果可就太严重了。这真不是有人故意搞破坏的。”

贾充把那截钟绳接过来,用指甲在断口的铜锈那儿刮了刮,然后又递给身后的亲兵,让他们仔细瞅瞅。

这一瞅啊,确实没发现有啥新的痕迹。

贾充呢,就用他那像鹰隼一样的眼睛,冷冷地盯着李昭看了好长时间,这才挥了下手,让亲兵爬上钟楼去仔细检查。

到了楼阁里头,就看到两个工匠,衣服穿得乱七八糟的,在草席上睡得正香呢,呼噜打得震天响,酒气混着汗味扑面而来。

旁边的工具扔得到处都是,那酒气啊,熏死人了。

锤子上还沾着没干的铜屑呢,炉火剩下的灰烬散发着一股焦铁的味道,反正怎么看都看不出有啥问题。

就在亲兵搜查之际,一名工匠趁人不备,用小锤轻轻敲了钟壁一角——“嗡”地一声,低沉的余音缓缓荡开,震得人耳膜发麻,连脚下的木板都微微颤动。

贾充一下子就回过头来,很严厉地大声问:“什么东西在响啊?”

有个守钟楼的虎贲郎赶紧解释说:“贾公,您别害怕,这是夜里的风从钟口吹过去,让钟又震动了一下,这种事儿经常会有呢。”

贾充抬头看了看天,天上根本就没什么大风啊。

可他找来找去,也实在找不到什么实实在在的证据。

贾充冷冷地命令说:“元会那天,在钟楼外面再安排二十个披甲的士兵,谁也不准随便进去。”“要是有啥异常的动静,不用来问我,当场就给我杀了,啥都得听咱们东府的命令!”

这消息很快就被宫里的内线传出去了。

皇上正站在太极殿的后阁那儿呢,靠着栏杆往远处看,那震动的余波就好像能穿墙似的,传进了他的耳朵里。

他拿着笔在地图上“钟楼”两个字的旁边,轻轻画了个圈,嘴角露出一丝冷笑,心里想:“他们防着那钟呢,却不知道啊,真正要闹出动静的,是人。”

然后他就转身把曹芳叫来了,偷偷地命令他,就说“得防备陈留王丧期的时候有乱民闹事”,从夜里巡逻的队伍里挑出十个厉害的,打扮成仆人混到守灵的队伍里去。

这十个人拿的可不是普通的灵幡,是特制的“玄铁灵幡”,那幡杆中间是空的,里面藏着锋利的短刀呢,外面包着麻布和漆,摸起来就跟烂木头似的,实际上比精铁还结实。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