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三国重生阿斗复国系统来早了笔趣阁 > 第156章 土地置换(第4页)

第156章 土地置换(第4页)

如零陵李老栓般的农户,对刘禪的感激之情化作最朴素的忠诚。

荆州核心区的人口结构更加健康,自耕农比例大增,民心稳固,兵源潜力也隨之提升贾似道“釜底抽薪”的策略效果显著。

严控核心区土地交易和高额田赋,加上官府对工坊、商行、航运的大力扶持,使得资本和人才加速向工商业流动。

江陵陈华的“江陵织造工坊”只是缩影,武汉的船坞、江陵的丝麻、长沙的漆器、各地依託驰道和水网兴起的转运仓储荆南的工商业呈现爆发式增长。

府库商税激增,远超田赋,刘禪的“钱袋子”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鼓胀起来,同时也为少英营的扩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而在交州这边,大量带著部曲、工匠和资本的家族(已按“推恩析產”原则分散),

涌入交州。

尤其是日南、九真、合浦等沿海及河谷平原地区,大片荒地得到开垦。

甘蔗园、稻田、桑麻田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交州不再是地图上的空白,而是实实在在开始產出財富的汉家新土。

汉民庄园的建立本身就是强大的汉文化据点。官府设立的“垦殖司”不仅管理土地分配,还组织传授农耕技术、推广汉话、引导通婚。

王景、沙摩柯的军事存在持续高压清剿顽抗蛮部,同时招抚归顺者。

汉蛮杂居区,汉文化的影响力在迅速扩大,统治根基日益牢固。

“推恩析產”的效果初步显现。

南下的大家族被拆分成一个个规模有限、地域分散的小庄园主。

他们需要仰赖官府的保护对抗残余蛮部、解决纠纷,彼此间因利益分割和地域间隔也难以形成合力。

辛弃疾所担忧的“未来割据隱患”,在源头就被有效遏制。

这些庄园主將成为未来交州稳定纳税、提供兵源和物资的中坚力量,而非挑战者。

于谦督造的“苍梧至日南驰道”成为名副其实的大动脉。

兵员、粮秣、军械、商货在荆、交两地高速流转。

武汉、长沙、桂阳、苍梧、交趾这些节点城市被紧密连接。

荆南成为稳固后方,交州则成为潜力巨大的战略纵深和物资基地。

刘备集团真正拥有了一个背靠稳固大后方,面向广阔发展空间的型战略格局。

荆南的稳固和交州的开发,使得柴桑和庐江的驻军有了更坚实的依託和更广阔的迴旋余地。

孙权再想打荆南或交州的主意,代价將变得无比高昂。

汉军在东线的战略主动权,因刘禪此策而大大增强。

武汉作为江夏郡治和“土地置换”政策的发源地、协调中心,其政治、经济地位急剧上升。

四方人才因工商繁荣和政策机遇而匯聚於此。

这里也成了荆、交、乃至江东情报的交匯点。

刘禪的“少英营”,正依託这个日益庞大的网络,悄然编织著更精细的情报网。

刘禪站在武汉城头,望著南方。

系统內的地图正在一点点点亮,远处、更远处曾经大汉铁骑没到过的地方,他已经踏足了,曾经大汉没征服的土地,他也开始征服了。

北方的曹魏眼光还盯著中原那一亩三分地,江东的孙权也蜷缩在三吴老巢。

而他,正向著广褒的世界进发。

热门小说推荐

无尽剑装
衣冠胜雪无尽剑装
...
绝望教室
忘记离愁绝望教室
...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