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书成!
有了马这位“金牌园长”將格物院的启蒙馆打理得井井有条,不仅解决了刘禪的心头大患,
更意外地获得了来自关羽、张飞等一眾重臣的高度认可。
刘禪从中看到了更大的可能性和机遇。
“既然各位叔伯如此信任,將未来託付於我,何不將此事做得更大、更规范?”
刘禪心中萌生出一个大胆的念头,
“不仅要收,还要主动招,更要藉此机会,从小培养他们的忠诚、能力与协作精神!”
他雷厉风行,即刻以汉中王世子兼总领学政事的身份,正式行文发往益州、荆州、交州、扬州四州各郡县官衙:
“告四州同僚:
为固国本、育英才,襄阳格物大学堂启蒙馆及预科部,即日起面向全体王府治下官员子弟开放。
凡年龄在三至十二岁之间、身心健康之孩童,无论品軼高低,经基本核验后,皆可送至裹阳入学。
学堂供给食宿衣帛,授以经史启蒙、算数基础、礼仪体魄之训,以期幼苗成材,將来子承父业,共扶汉室!”
这道命令如同在平静的官场投下了一颗巨石,激起了巨大的波澜!
对於中下层官员而言,这无疑是天大的福音!
在世家把控察举的今天,他们的子弟原本难有出头之日,想要为官,不是依託与世家大族,就是自投高官门下。
如今竟能进入世子主办的学堂,与关、张、赵等重臣之子同窗共读,享受顶级的教育资源,甚至可能进入未来的权力核心圈?
这简直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一时间,各地官员纷纷踊跃报名,恨不得立刻就把孩子送去裹阳。
而对於高层官员和豪门而言,这既是意料之中,也带来了新的压力。
虽然有些世家对此颇有微词,可想到刘备、刘禪二人白手起家的魄力,又自觉难以相抗。
毕竟荆州本地氏族多因投曹之事处於政治边缘,益州、扬州世族新附,也无什么话语权,
整个刘备军高层,能算的上世家的,也就庞统、诸葛亮二人。
可这二人又都与刘禪有著密不可分的关係。
再加上长沙四族身死族消之时才过去几年?
故虽不忿,但也无能为力。
而且世子此举,明显是要大规模培养“自己人”。
自家孩子若不去,岂不是自外於未来核心圈?
於是,更多原本还在观望的家族,也下定了决心。
打不过,就加入!
格物院顿时人满为患!
启蒙馆和新开闢的预科部斋舍几乎被塞满。
看著眼前这群从三岁稚童到十二岁少年、出身各异、性情迥异的“官二代”、“军二代”、“
世二代”们、
刘禪仿佛看到了未来季汉官僚体系的雏形,也感到了巨大的管理压力。
如何让这些背景不凡的孩子们既能安心向学,又能相互砥礪,而不是变成攀比家世、拉帮结派的温床?
又如何平衡世家、勛贵、和寒门的比例、使未来朝堂不会成为世家的天下?
刘禪再次祭出了他磨练多年、且实践证明有效的法宝一少英营的“轮换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