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开局败光八个亿TXT > 第261章(第1页)

第261章(第1页)

几位老专家当年都是去过非洲援建专案的人,一个个做好了吃苦的准备。毕竟拉美那边虽说可能比非洲气候好一些,穷却是通病。

年轻一代设计师或许有人去过北美,不过还没人来过南美洲,满怀好奇,立志要将自己的设计作品留在这片大陆。他们同时也有忐忑,害怕条件恶劣,自己受不住,坚持不了半年回国了,辜负了组织上的信任。

结果到了玻瓦国,机场接机就好几辆新买的越野,空调开的很足。大家从机场一路往城里开,看到的都是八九十年代风格的现代化都市,比非洲那些很少见到高层房子的地方显得繁华许多。

尤其汽油便宜,路面上跑着的汽车就非常多。各式各样北美那种大油耗的车子都有,听说都是那边报废的,拉到这里当二手车卖。反正当地只要车能开,就有人买。

玻瓦国虽然是热带国家,不过气候温润,首都绿化条件好,大多数民宅都不用空调。一来是空调设备纯进口比较贵,二来是每天定时下雨,小风一吹,其实并不热。光是这样的气候条件已经比非洲好太多了。

几位老专家不免感慨,这一趟做海外项目恐怕比他们想象中舒服的多。

陈俊给这些人订的自然也是首都最好的那家洲际酒店。据说是北美一个知名建筑师设计的,丝毫不比北美原装的那种大都会风格的时尚酒店差。

设计院这些专家们援建当地的心态原地消散,不得不认真审视现有的建筑设计水平。当地的施工技术水准和建造速度或许是不太行,不过设计水平常年被欧美流派洗涤,审美其实很高很时尚,尤其城市里的酒店写字楼的设计品味比发达国家差不多了。哪怕已经是三四十年前的建筑作品,仍然有其独特的时尚魅力。

好在这次请国内的设计团队来,做的是高层集合住宅。不是高层豪宅,而是面对普通民众的社会住房。国内的设计专家们在这方面的自信还是有的。

林若妍到达玻瓦国第一站还是在首都这边而非已经确定的项目所在地,那个b省。因为袁总也在首都,他除了要见国内的合作单位,据说还等待着与总统查w斯的会面安排。

同一座酒店中,无论正常客房还是酒店公寓楼内都住满了国人,除了因为袁总的项目而带动的上下游企业过来踩点,还有各种已经与袁总谈妥的合作单位,大家都是专程来汇聚一堂,签署彼此间的协议。

袁总找了专门的时间,单独会见了林若妍。会面地点就选在袁总居住的酒店套房的客厅内。门外守了保镖,门内也进行了非常细致的安全排查。

陆薇检查了现场之后也被请到门外,房间内就剩下袁总和林若妍两个。

林若妍看这个大阵仗,已经预感到,接下来袁总要和她说的事情,恐怕牵扯到什么机密了。

面见更高层

袁总的态度很随和,不过张口说的话却比较严肃:“林总,这一次单独找你,其实也是关于新城建设的事,受到了玻瓦国总统的重视。”

“哦?袁总,您说总统关注到了具体的房建项目?”在林若妍的认知之中,总统都是日理万机的,从宏观层面上要做很多事,哪有闲情会关注到具体的某一个项目上,尤其还是这种总合同额并不太突出的房建项目。

袁总说:“你的团队提出的项目出发点非常好,总统大兴土木做很多实事就是为了能够造福百姓。别的层面,比如修桥铺路开垦农田,见效不是那么快,但是建造社会住房,直接关乎他的选票,所以他格外重视。

尤其这一次项目选址在他的老家b省。他希望能看到一个完美的样板,高效快速建造出一大片高质量的现代化高层住房,区别于以往那些低矮的房子,让人们肉眼可见能发现这里出现了一座现代化的新城。

这件事目前只有我国的基建水平才能做到。”

林若妍当年就这么忽悠过冀省的那些领导,这一次她让设计院准备的文件也是融合了新城那些概念,前面还放入了大量产业规划的内容,总之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建一个住宅小区那么简单了。

一百万平米的建筑面积,同时开工,两年内建造一座新城镇,这个想法如果真的能够实现,对当地的民众而言绝对会很震撼。

毕竟在玻瓦国,纯靠本地人造个几千平米七八层高的房子就要五六年,还未必能盖好。如果是我国设计我国的施工企业在当地为表率,一年造出来都有可能,两年内肯定是会出现城镇规模的。这个房建项目对我国过去的房建相关企业而言是样板的集合体,对总统而言快速地满足了他获取更多选票的需求。

现任总统是民选的总统,几年就要经历一次大选,在野党可不是吃闲饭的,他们一直虎视眈眈想要通过各种正规的不正规的手段把这位总统选下去,继续维持当年给发达国家当买办的政体。

而民意早已经觉醒,底层民众认清了现实,才会选择能真正代表他们利益的总统。这位总统自从当选之后,经常自己开车去平民窟演讲,基本不会带保镖,在那里都是拥护他的人。反而他出入富人区或者去某些反对党聚集的地方,才会考虑自身安全。

这位亲民的,真正民选的总统,也切实地为百姓在谋福利。

用资源换来的钱,他要花在改善民生上。由国家负担成本建设的社会住房,免费发给有需求的民众,这就是他需要的。只是本国的建设能力和设计水平实在无法满足他要的大量快速建设。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