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到陆薇自己,她理想的还是找个合适的男人结婚,嫁人生子,按部就班过完一生。这大概是某种返璞归真,看穿了社会真相却还是能够忘掉不快,循规蹈矩过自己的小日子。
“你说,这里男人是不是很幸福,能娶四个老婆?”陆薇问。
林若妍笑道:“能娶到四个老婆还养的起的,才是幸福的。其他更多的可能一直打光棍。大酋长的国,虽然看起来是联邦制有总统,也还是几个酋长商量着谁来当老大。父死子继兄终弟及,披着现代化外衣,讲着y语,却把血统论刻在了骨子里。”
“那个小王子挺不错的,思想很先进。他的四位妻子都在欧洲读的大学,并不是无知家庭主妇。妻子提的一些想法,他都能接受。”陆薇不止是x语好,y语也不错,从机场迎接开始,她就听着那些蒙着黑纱的女眷们悄悄聊天,觉得挺有意思。
“你说她们接受了现代教育为什么会甘心回国,穿上长袍蒙上面纱,嫁给同一个男人?”
“大概是因为不工作就有钱花?”陆薇畅想,“林总,其实我如果像您那么有钱,我也不想工作的。”
“你在我这里上班不好么?”
“好啊,太好了,带薪吃喝玩乐到处旅游。就是这样的工作,家里人和未婚夫那边总觉得很危险,毕竟是保镖。将来我结婚了,为了不让婆家担心,大概会换个稳定安全的岗位。我们公司除了一线,还有培训、后勤、售后之类的文职岗,就是工资低而已。”
林若妍问:“那你当初为啥不留在体制内?你们这种应该有机会转岗到体制内吧?”
“体制内很无聊,论资排辈等提拔,要不就是转岗文职管管档案数据。我觉得那种一眼看到头的工作没意思。”
这是个怪圈,很多人在体制内想要出去,很多人疯狂学习、花钱找门路要考进去。这大概就是打工人的烦恼,林若妍庆幸自己没有这个烦恼,穿越到了一个可以跳出这个怪圈的角色身上。
如果不是这样,她还如同现实世界里那种给人打工的状态,无论怎么选,轻易是不会辞职的,一旦失业就会焦虑,却无法迈出创业的路,没胆子也没钱,更没有资本失败。
“你想过自己创业么?女保镖其实很稀缺,也应该有不少身怀绝技的女性需要更适合她们发展的职位吧?”林若妍随口一说。
陆薇若有所思。
项目拿下了
即将要离开的时候,林若妍收到了玻瓦国那边的消息,项目拿下了。
袁总代表的大国企正式签约,此前林若妍这边制作的新城相关规划,产业和住房结合在一起的那套理论也打动了当地的管理层。当地希望新城能尽快拔地而起,安置当地因为农业和基建设施兴建暂时离开家园的那些人。
袁总依然留在玻瓦国,把那边的几大巨头都安置好,林若妍作为房建这块至关重要的乙方肯定要再飞一趟玻瓦国,表达诚意和签署“分包”协定。她把儿子托付给郝河山带回国内,趁着自己玻瓦国的签证还在有效期,决定先不回国,直接飞过去。
正好从石油国这边有很多航班到欧洲f国或者d国,这两国都有飞机隔日到玻瓦国。她立刻订票,同时国内设计部的人和花萌萌也都要赶过去。
这次设计部总监赵星星是忽悠着国企设计院组了豪华专家团去玻瓦国现场。
他们带着多版设计方案,甚至自带了专精建筑领域的x语翻译。他们的方案不止是图纸,还有现场长期驻场服务的相应措施。本次这一批人,已经都很清楚工作内容,除了与当地各专业设计人员对接外,他们大多数至少半年起步是要留在当地工作的。
这些飞过去的人签证也都做好了,公务护照停留一年没问题。
设计院能这样下本,与林若妍提前签署了设计合同是极大相关的。赵星星在国内找设计院的时候,谈了好几家,就发现了这个问题。国企需要有合同才能动真章,哪怕只是前期咨询服务的合同,先签小一些,他们也好进行后续安排。
制度很完善,管理很严格,灵活性就差了一些。如果是袁总所在的大国企找国企合作,那么他们两家之间因为合同的谈判和签署估计就要耽误很长时间。林若妍的私企作为中间的桥梁,反而能把这件事情做成更灵活的方式。
她的公司自己拍板,合同可以直接签,不过要做约定,一旦袁总大合同中止,或者当地出现了战乱、自然灾害等等不可控力,相应设计工作也都要中止,合同条款约束双方能及时止损。
有了林若妍这边的运作和让步,设计合同按一个亿提前签好了。
国企大院多少年没有签过这么大的单了,一年的合同额也才十个亿,这一个项目就占了十分之一,重视程度自然是排在首位。
林若妍不管袁总那边何时能拿到钱,给不给房建这边拨款,她反正是确定了设计院的人到现场,落实了留守的人之后就给30的首款。往后进度款是要与施工进度挂钩的,设计院的人画完图,还要留在当地与施工队配合,算是“房企”放在这里的设计部。
林若妍将来只用把陈俊和他搭好的后勤班子留在这里配合设计院就好。这样就无需林氏地产设计部那边长期留人在当地。毕竟林氏地产在国内的项目还需要人力管控,不能都放到玻瓦国。综合比较看,境外项目风险高,林氏地产设计部的人还是要用在国内低风险高利润的项目上才划算。
设计院那边很少见过这么痛快的甲方,人到了留下在项目现场了,他们就能拿到30设计费,这可是三千多万呢。国内的项目大多数整个项目做个两三年,最后结账也才三千万。设计院自然是欢天喜地,老专家带着一帮二三十岁的青年就冲上来了。